419 统一认识(下)(2 / 2)
多家。到后來所有皇店都跟常青树公司合并了。臣妾的哥哥在外面主事。太监们在中间跑腿办事。臣妾等协助皇后娘娘管理帐目。皇上要求常青树公司跟普通百姓一样交税获利。臣妾从这些帐目中可以看出利润封顶政策有一定的缺陷。想來这也是商人们在其中闹事的原因。其实说起來他们也不算在闹事。只想进辅政机构在制定政策时有一定的话语权。”
天启认为其实商人本來不可恨。只不过那些一夜暴富还为富不仁的商人才遭人恨。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设个利润封顶的限制。在他看來不能一夜暴富的商人才是最可爱的。商品通过商人之手正常流通。商人不能白干肯定要在其中获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差价。只要商人获利在大家的承受范围内也沒有人说什么。但假如商人获利太多肯定就是侵犯了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人们常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的原因。也是天启要规定个利润封顶的原因。
一直以來天启都认为利润封顶是一大创举。并时常引以为自豪。现在冯思琴说自己这个利润封顶规定有缺陷。天启感到有些疑惑于是问道:“你觉得哪里有缺陷呢。”
冯思琴说:“皇上强行规定了商业的利润封顶为两成。工业的利润封顶为五成。但是沒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行业差异。同样是商业或工业有的地方做的人多有的地方做的人少。臣妾认为应该按行业和地域的不同來定封顶限额。做的人多说明利润高就该降低利润。做的人少要提高利润限制鼓励人去做。”
天启想了想点头说:“是啊。穷乡僻壤路途遥远风险大。如果还是限制两成利润就沒有人愿意去做买卖。人多矿产多的地方挖出來就是钱。这时候还让他们五成利润就太便宜这些人了。是应该做一些调整。利润封顶这措施应该是对的。以工业和商业來区分的同时考虑到行业和地域因素也是对的。但是就需要各地的官府來制定适合本地的政策。这又牵涉到由哪些人來参与制定政策的问題。等推选官吏这事办好了再说吧。你再说说其它的。”
冯思琴点头说:“帮会的人是个祸患。因为他们首先并不是最忠于朝廷而是忠于帮会首领。平时还看不出什么一到有事时他们就会抱团做坏事。对这些人就是把他们解散了都不行。必须把他们以朝廷的名义统管起來。臣妾听说皇上为了避免退役的军人危害地方。把他们培训后以大铁公司的名义统管起來。无论是做农还是做工都有利。遇到战争等关键时刻还能拉出去抵挡一下。皇上有沒有想过把那些漕帮或者盐帮的人也组织起來用。”
天启说:“朕只要求赵率教派兵监视他们。沒想到要吞并统管。你这建议不错可以试一试。还有其它的呢。”
冯思琴说:“无论是泰西人还是畏兀儿人。包括大明本土的和尚道士巫师神婆。他们要传教做法事最能迷惑人心。在民间很有市场制止不了很是麻烦。臣妾想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做生意的人。他们的生意就是收买或者诱导人心向着他们。这不是在跟皇上你抢生意吗。百姓都心向他们了谁还向着皇上和大明。应该限制他们经营的时间和地点。就是说他们只能在庙里观里教堂里宣扬他们的说法。出來了就必须闭嘴否则就是欺行霸市而且是欺到皇上头上。”
皇后听到这里不禁笑了。她说:“对啊。我们把他们跟皇上一样都看成做生意的。不是买货物而是买人心。在外面是皇上做生意的地方都得听皇上的。他们的生意只能在固定的店里做不许超过营业范围。欺行霸市欺到皇上头上那真是叫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妾记得前一阵三浪的女儿病了她急忙去又拜观音又拜太上老君。见到药王像也要去磕几个头。后來太医來了她还不是信任太医而不再信其它。神佛管死后事皇上管现在事。这是要分清的。”
天启想了想说:“你们这话说得对。朕要定个制度就是所有宗教都只能管人死了之后的事。胆敢管现在之人的事就是在跟朕抢生意。朕就把他定为邪教并把那些人全部抓起來。敢跟朕抢生意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冯思琴笑了笑说:“其实皇上最该先做的还是找朝中大臣统一一下意见。做事情不能有人拖后腿。先统一意见了遇到难处也会一同解决。百姓推选官吏的事皇后娘娘开始说找个地方试验一下。臣妾觉得很有道理可以小范围试一试。听说现在的读书人多半是东林党人。皇上为何不把这事交给东林党人去做。做差了也是他们的错让他们想办法补救。因为是小范围试验也可以及时制止。”
天启皱眉道:“你怎么只说做不好不说做得好呢。”
冯思琴说:“还是那句话。官吏都由百姓推选了谁还听朝廷的话。要让推选出的官员既听朝廷的又听下面百姓的。这些人根本就做不好。至少短时间内做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