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风林火山(中)(1 / 2)
天启首先断定目前大明的军队还做不到侵掠如火和不动如山。相当于对目前军队的攻击和防守都还不太满意。这也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人就在野战和攻城战中都击败过明军。而且每次都是大胜让明军很沒有面子。直到天启五年在宁远跟女真人打了个平手。已经输习惯了的明军才找回一点自信。三年过去了。如果说明军有什么进步。主要还是在服从命令上有所体现。不会看见女真人就逃跑。其它的如攻防战术等还沒有说到那里去。
张祥安见天启问起规划。于是说道:“臣等也明白目前大明将士的战斗力还不强。尤其是在草原上还不具备跟女真人冲杀的实力。因此臣等认为应该先把攻击力量和防守力量分开。然后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相当于一只手打不过就用两只手。具体想法是宁远关和宁远城用一万兵力來防守。两河口到义州沿大凌河古道陈兵一万。要求占据每个山头。中途的山凹处修建补给站和屯兵所。月形关城中驻守七千骑兵。这些人都由辽东巡抚袁崇焕指挥。”
孙承宗轻轻对天启解释说:“东北军区率先把野战部队和防守部队分开了。这种布置已经给东北军区督军熊廷弼交代了。相当于用人堵住各小道。熊廷弼也表示同意马上回去按这方案布置。七千骑兵是袁崇焕自己招募的人。他的意思是万一有人弃马徒步翻越山岭來偷袭。骑兵可以快速克敌制胜。这在宁远之战中已经用过有效果。”
天启点头说:“女真人也就是在马上威风。真下了马遇到我大明骑兵一样是被砍的命。”
张祥安接着说道:“蓟州方面因为蒙古人进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只需要布置一万守军。分驻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重要关口且要布置好大炮。长城上只留少量警戒哨所。其他人都驻守在重要关口上。这一万人由巡抚王化贞指挥。主要防备敌人从北面偷袭。虽然说一般用不上。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王化贞这时候说:“皇上。这么长的地段只留一万人臣有点担心。要不臣也像袁崇焕一样自己招募一些骑兵。有了骑兵在手就算敌人翻过长城只要不破关口臣也有信心。”
天启想了想说:“王大人言之有理。打仗嘛信心是很重要的。袁崇焕招募了七千你就招募三千吧。不过要注意不要滥竽充数。”
王化贞一听大喜道:“臣遵旨。多谢皇上。”
张祥安微微一笑说道:“防守说完了就说进攻。既然两大军区的防务都移交给了地方巡抚。那两位大总兵卢大人和满桂将军就应该搬离原來驻地。臣等商议后认为两位应该各带两万骑兵分别在大宁城和山海关驻守。”
天启问:“谁在大宁谁在山海关。部队组成又是怎么安排的。”
张祥安说:“屯兵大宁是为了前出骚扰投靠了女真人的蒙古人。山海关属于屯守兼对蓟州和宁远的支援。一旦有敌情山海关的两万骑兵可以立即前去。两位总兵定时轮换。一是可以轮流休整二是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对敌经验。有利于共同提升战斗力。卢大人的部队由原來山海关的一万骑兵加上喀喇沁部的一万骑兵。满桂将军的部队由原來驻守在宁远月形关城中的一万骑兵加上朵颜部一万人。”
陈奇瑜补充解释道:“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两部归附过來的蒙古人为大明效力。把有战斗力的人抽走也是防止他们在里面作怪。”
天启点头说:“此话有理。人都是这样的。沒吃喝的时候要听话懂事一些。一旦吃饱了穿暖和了就会生事。把不安定因素抽走剩下的人放牧也好种地也好都好安排。算來你们只说了八万人。还有四万人怎么安排的。”
陈奇瑜说:“祖大寿的三万水师陆战营既可以上山也可以下海。分一半去大宁附近山上防守。另外一半以觉华岛为中心去骚扰锦州附近的松山、塔山等地。让女真人时刻紧张一下免得他们太悠闲。还有一万就是左良玉的车炮营。臣等商议觉得应该把这一万人放在两河口。既可以支援大宁城又给倪大人一个压力。让他知道有一万弟兄等着他把大炮小型化。免得倪大人不用心做事。”
倪元璐摇头说:“搞研究不是催出來的。再说就算做好了也轮不上左良玉他们。我这里只是因为设备齐全搞个样品。真要造炮那是孙元化孙大人的事。他已经在登州等着了。而且这大炮小型化后首先要满足水师。东南军区的督军袁可立大人是我的恩师。他早就要求造出可上船的大炮就给他们用。这点皇上和孙大人都是知道的。”
天启说:“只要试验品出來了还怕造不多。只不过是先后问題而已。现在先说你们的想法。你们已经把你们的想法说完了。朕现在想问你们几个问題。第一个问題就是前出长城到草原上落脚。你们为什么要选在大宁呢。”
陈奇瑜说:“大宁城背靠大山适合水师陆战营的士兵驻守。实在敌人太强可以顺势上山。在山上大家都沒有马我们的胜算要大得多。大宁前面老哈河流经的地方地势比较平坦。适合骑兵纵横驰骋往來。选大宁是为了方便骑兵的攻和步兵的守相配合。臣等开始也考虑过在凌源落脚。其好处是距离两河口近就在百里左右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