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两个公司(上)(2 / 2)

加入书签

点,”

天启摇头说:“一点都不低,只要做到对上的服从和对下的公平,这个官就是很优秀的官了,当然前面也说过需要一点理事能力不能什么都不会,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个官员就是一个主勺的厨师,辅政机构就是规定食谱和提供食材的机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吃竹笋和猪肉,辅政机构就应该把竹笋和猪肉还有油、盐、酱、醋等提供出來,这个厨师决定是炒还是炖,是凉拌还是红烧,反正要让大家满意,”

大家一听都觉得可以一试,看如此一來是不是比现在全部由朝廷直接任命要好,徐光启这时候说道:“今天听皇上这么一说臣感到很期待,而且这还是权宜之计,假如等圣学院把一切考虑清楚考虑出个万全稳妥之策,不知道是不是更让人期待了,不过我们今天好像说跑題了,原來是说退役军人、推广良种、军备采办三件事,退役军人的事暂时这样不必再说,推广良种和军备采办的事是不是真像皇上在军务院给他们说的那样,要用两个公司來逐步执行,”

徐光启一提大家才想起今天的真正议題,都纷纷点头问天启是怎么考虑要用两个公司來执行推广良种和军备采办事务的,天启想了想说:“一个月前腊月中旬一天,朕在宫中跟皇后等人吃饭,朕看到西瓜和南瓜两位皇子的脸都好白嫰,用手轻轻捏一捏好像要出水的豆腐一样,朕就想啊这人为什么都是越长越老呢,”

见天启从朝中之事突然说到宫中之事去了,大家都感到有点突然,互相看了看后信王笑道:“皇兄说笑话了,人肯定是越长越老,哪里有越长越嫩的道理,开始皇兄说到吃竹笋,这竹笋嫩时能吃老了就变成竹子吃不动了,可见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天启点头说:“万物都会由嫩变老,这朝中和各地的机构应该也是如此,这就是朕要用两个公司推广良种和采购军备的原因,在良种方面老品种的产量性能都比较固定所以沒人去刻意管它,而新品种的产量、耐寒、耐旱等特性还不稳定,因此要有几个过程才能给国库增加库存,给百姓的家中增加点余粮,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徐光启说:“臣以前就对番薯、玉米、土豆等作物的高产耐旱特性有一定的了解,成立博学院后有了皇上不断提供的资金就一直在做各种试验,臣对银子、时间、帮手和种子之间的关系有很深的了解,可以说有银子专门做事和沒银子利用空闲时间做事是两个境遇,因此臣对皇上的感激之情不是用言语能表达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君臣关系臣才这样说,臣相信皇上说的几个过程肯定有其道理,”

天启看着徐光启点头说:“朕对徐大人的敬佩之情也跟我们的君臣关系无关,徐大人翻译《几何原理》一书让大明认识到了我们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很多域外的知识都比我们先进,很多地方很多国家都在对大明的地位构成挑战,番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栽培推广,让这么多年困扰大明百姓的粮食问題得到暂时解决,仅此两项徐大人就当得起功不可沒四字,朕曾经许诺过只要你的良种推广开后达到一定标准,封公封侯朕绝不食言,”

徐光启听了天启的话后强忍住心中的激动,静静地说道:“臣先谢过皇上,请皇上明言在皇上心中推广良种有哪几个过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