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两个公司(下)(1 / 2)
天启对徐光启说:“徐大人既然熟悉新型粮食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过程,也应当明白其过程与新型军事装备的研制和推广过程是一样的,开始我们说到万物都有个由嫩变老也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新型良种和新型军备也应该不会脱离这个规律,朕将其分为几个阶段,同时认为应该由相应的机构來适应这几个阶段,这就是朕要用两个公司來研制和推广新型良种和新型军备的原因,现在的机构已经老化了,只适用于正常的使用过程而无法顾及其它,”
虽然天启说得有点绕,但在座的人细想了想都能明白其中含义,刘宗周更是从中听出了味道,因为天启让圣学院考虑一个成熟的方案,其中就包括新形式下百姓与土地的关系,还有百姓和官员的关系,现在天启谈到新型良种和新型军备的研制和推广,说不准能够听出点天启的意向,办任何事首先要领会到领导的真实意图,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也许不会给你明说,但如果你不能领悟出來那就是你的错,
刘宗周问道:“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的府县治理模式不适合新型良种的培育推广,兵部制造后入库待用模式是不是也不适用于新型军备的研制和推广,”
见刘宗周问得热切,天启知道刘宗周想了解自己的想法,于是微笑着说:“这只是朕的一家之言,是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作的推导不一定正确,就算这种推导完全正确也不足以用來制定合适的方针政策,你们圣学院应该从现有的制度和人的现状出发去考虑关系的变化,这样才有利于方针政策的制定,假如不考虑现状只想着如何完美如何正确,就会出现看似正确无比实际上沒有大用的情况出现,”
刘宗周想了想摇头苦笑道:“不考虑正确只考虑现状,臣不能理解请皇上明示,”
天启说:“不是不考虑正确,而是不应该把正确与否放在首要位置,这道理在其它地方行不通但在圣学院里是通行的,圣学院研究的东西多跟经验有关,所谓经验就是指已经验证过有效果的东西,沒有效果甚至错误的东西那就不是经验而应该称其为教训了,经验本身有一定的正确性,已经正确了再去考虑正确与否就沒有意义,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否从现状平稳过渡,不能由现状轻松过渡的正确只是个美丽的空中楼阁,看得见够不着会让人干着急,”
刘宗周点头说:“好,那臣就听听当是借鉴,也好品评一下皇上的想法是否适合,”
天启点头说:“那就请刘大人跟诸位听好,顺便帮朕看看有沒有错误的地方,朕认为新型东西从产生到应用应该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开发阶段、推广阶段、成熟使用阶段,这三个阶段各有其特色,应该由相应的机构來与之对应,否则的话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从无到有的阶段,它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风险,成功了就会有巨大回报可谓一本万利,但无数次的失败甚至永远看不到成功会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信王点头说:“皇兄这话有道理,就像徐大人最开始研制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时,满朝沒有人愿意出钱投资,只有皇兄独具慧眼敢每月投资一千两,并把上林苑一半的土地也投进來,现在看來确实是一本万利的投资,据说新型良种全部推广应用后皇兄的常青树公司每年从中所得接近朝廷的税收,将來产量提高后会得到更多,臣弟想起來都有些眼红,”
高攀龙说道:“信王不必羡慕,听说军务院军政处的文震孟文大人说过天子无私事天子无私念的话,如此看來只要朝廷有困难皇上不会袖手旁观的,”
天启知道高攀龙的话中有挤兑之意,不过他沒有就高攀龙的话接口只是说道:“这就是朝廷现有机构无法适应产品开发阶段的明证,现有机构是机械的不灵活缺少孤注一掷的勇气,适合成熟事物的正常使用,这也是朕要用常青树公司來开发的原因,在这事上大铁公司都不适合做这事,”
高攀龙问道:“大铁公司也有灵活性啊,皇上为什么说大铁公司不适合产品开发,”
天启说:“开始说了产品开发阶段有很大的风险,此时的投资可谓是风险投资也就是有一定把握的赌博,常青树公司是朕的独资公司,赌输了朕愿意沒人可以说什么,大铁公司有很多股东,朕愿意赌但股东们不一定愿意赌,赢了还好说但如果输了恐怕会怨声载道,大铁公司虽然不适合去做风险投资,但它适合拿去运作新品种的推广,因为此时已经沒有风险但却有很大的利益,股东多人气就旺正适合办事,”
刘宗周点头说:“皇上开始已经说了现有的府县治理模式适合新品种的正常使用,也就是说开始由常青树公司來开发,常青树公司开发完成后转给大铁公司去推广,大铁公司推广应用后让当地府县进行正常管理,有了收益后大家按比例分成,是不是这样皇上,”
天启笑眯眯地说:“你们觉得这个流程有什么问題沒有,可以提点意见嘛,”
高攀龙说:“去年在新修的路上统计人流多少,沒有考虑的北上南下的移民所以出现不实统计,后來皇上说要政务院和军务院在有关事务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