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秀色无限好(1 / 2)

加入书签

雾锁青山,烟迷津渡。

船在瓯江里徐徐行驶着,陈炎透过舷窗,看着外面那些湿润的山山水水。这迷人山水曾经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山水诗歌,谢灵运、王羲之、李白、孟浩然……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曾经在瓯江上惬意徜徉过。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温州北靠瓯江,南接飞云江,又濒临东海,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历朝历代战乱的时候,这里往往是躲避烽烟厮杀的天堂,晋时健康南渡如此,宋朝靖康之难后更是这样。由于大量的人口由外迁进,因此这片狭促的土地上,南宋时候竟然生活了百万之众,人数之多直逼宋都临安。

陈炎暗暗思忖道:“现在蒙古铁骑即将南下,也不知道将会给这片美丽安宁又繁荣活力的土地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自己既然降生于此,就有责任保护这里的一石一木,免遭烽火荼毒。”

一旁的智云看见陈炎沉吟不语的样子,习惯性的摸摸自己的头问道:“陈公子睹物思情,又想写什么诗了?”

他那头上竟是长出了短短的毛茸茸的一片,原来那天回到江心寺,他就和觉远主持提起了还俗的事,觉远也是认为智云俗根未断,就收回了智云的度牒,同意了他的要求。这智云原来是个孤儿,没名没姓,为觉远主持所收养,他既还了俗,就要给自己取个名字,因为敬佩陈炎,他给自己要了个陈姓,名字就叫智云,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字,叫慕炎,当然取得就是仰慕陈炎的意思。

还了俗的智云立即到城西寻找陈炎,刚好遇到陈炎要赴处州,就要求结伴同行,陈宜中看见智云忠厚憨实,就答应了智云的要求。正好此时,他为了躲避地方官的骚扰,决定请杨老夫人一起回到船上生活。这次沿瓯江西溯,一是想找个安全清净的好港口,二也是刚好可以送陈炎一程。

陈炎回过头来,看着智云憨笑的样子,摸摸鼻子笑道:“我哪是有什么诗情,我在想着长满了青丝的智云会是怎么的样子。”

智云这次倒是忍着没有摸自己的脑袋了,瞪大眼睛道:“长满青丝的智云还是智云呀,只是已经不是和尚了。”

------------------------------------------

船到了清岙浦,已经毗邻处州地界,江面变得狭窄,江水变浅,水势也变得平缓,陈宜中的海船太大,吃水很深,没法再往前行驶了,就泊靠在清岙浦口。陈宜中担心陈炎的安全,硬是唤来两个最是勇武的侍卫随同陈炎同去处州,还特地修书一封给处州知州梁椅,以备陈炎应急所需。

陈炎和智云换乘了一个大竹筏,准备继续西上。艄公技艺超绝,那竹筏虽是逆流而上,但是却行进得飞快。过了两个时辰,已经临近了处州城地界。这时候,云开日出,雾气已经完全消散,气温升高了不少。陈炎四人卸下了身上厚厚的蓑衣,顿时觉得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救命呀、救命呀……求求你们,救救我二姊呀……”

竹筏北边的岸上响起了一阵阵孩童的呼救声,稚嫩的声音近乎绝望的呼叫着。

陈炎让艄公将竹筏靠上了北岸,看到不远处围着一群人,那孩童的呼声正是从哪里发出,他连忙带着智云几个快步向人群跑去。

挤进人群一看,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横躺在地上。那一身的貂毛裘衣湿漉漉的,有几颗扣子已经松开,露出里面被湿透的丝绸衣裳紧紧包裹着的凹凸有致的胴体,一头秀发全散了,遮住了容颜。一个郎中摸样的人,五十多岁,头戴居士冒,刚刚收回自己给那女子搭脉的那只纤长的手,正在轻轻摇头。

一旁一个锦袍玉裘的孩童,也是全身湿透,大约十来岁的光景,脸蛋秀气,挂满泪珠,正用两只小手抓住郎中的手臂,哭喝道:“救救我姊,救救我二姊,我二姊是为了救我落水的!求你了,救救我二姊,我什么都答应你……”

陈炎急忙上前,以前加入革命社团时,学过急救知识的他当然熟悉溺水的抢救方法。他嘱咐了身旁的侍卫几句话,然后跪下身子,用手撩开那少女的头发,挖开她小巧的嘴巴。

在查看口腔、鼻腔和耳朵已经没有杂物后,他抱过少女,除出她的裘衣,把她附身放在自己的一只大腿上,用膝盖抵住她的小腹。然后用手轻轻挤压她的后背,待那少女口角的清水排完后,他又轻轻抱起她的躯体,把她那身子慢慢放平。

这时,两个侍卫已经遵照陈炎的吩咐,从附近抱来了干燥的树枝树叶,生起了篝火来。

陈炎把那少女的身子稍稍移近了篝火,用手摸了摸她脖子上的动脉,发现几乎没有搏动的痕迹了。

陈炎知道,现在只能做胸外按摩法或许还能救得这少女,他心里犹豫起来。来自清末的他当然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刚才一系列动作已经引起旁人的侧面,如果再做胸外按摩或者人工呼吸,只怕会犯了众怒。

那锦袍男童刚才看到自己姐姐口留清水,曾暗暗高兴了一下,现在见陈炎的犹豫不动,以为陈炎想要讨要什么,就急忙上前,拉扯着陈炎的衣襟道:“英雄救我,英雄救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