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一份工作(1 / 3)
第二章:第一份工作
第一节:食品厂开票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妹妹介绍的。
当时我的妹妹在邻镇缫丝厂工作。我的小舅舅在棒冰厂做棒冰,有时候去找我小舅舅有事情,听说,厂里要招个人开票。我妹妹就叫我去看看。
反正呆在家里也没有什么适合的事情做。
是个酷暑的夏日。厂长鹰钩鼻,长相似犹太人。简单地教会了我开票,是三联票。就是收钱、开票而已。晚上扎帐,钱票数合计对上就好。
生产棒冰就是赶时间的季节活。越是天热,就越要赶时间卖。
我想起来,白居易咏叹卖炭翁的几句话:“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民族的脊梁,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谋生是何其艰辛啊。每当我吃着大热天,冒着冷雾气的棒冰时,看着远近处来来去去的卖冰棍的,一路敲着木箱吆喝着远去,我的心中总是有好多感想。什么时候,我们的身心世界能够得到清凉和安适啊,不再为生活所累。
我是白天开票,上白班。大夏天的,一般早上六七点,就有人挤着,在窗口争着开票了。凭票去车间拿棒冰。还有六个职工,不分日夜地在车间生产棒冰。再入库,储藏。等一早,开了票的小贩们再按序到车间取货、上路出售。
棒冰的生产工艺其实很简单。就是开水兑上奶粉和白糖;有的再加色;或者在模子底下加一小层煮熟的红色的小豆。到出模的时候,就是白色的、有色的或者小豆棒冰了。主要是要经过一个冷冻程序。
当初厂长要求再招一班人的,十二小时对班倒,日夜班。可是,我小舅舅他们就说,就一班人干吧,反正,一批半成品进到冰库冷冻也要一个小时的周期的,中途可以轮流打个盹休息一下。再说,也经常下雨,不是每天都很忙的,一个夏季忙的就那么几天。
厂长就默许了。总有那么几天,酷暑的时候,出货快,没有存货。甚至于,断货,供不应求。有的小贩们就预先和我拉关系,先把钱垫了,以便第二天来开票取货不耽搁。
账目是每天结的,不可能今天开了票,明天取货。厂长都要到车间检查、验货的。
我只能开个小纸条,做凭据,交给垫支的小贩;吩咐他只能第二天来的时候,再来直接找我补票,可以不排队;或者当天取货后再补票也可以。没有想到第二天,这个小贩就直接去车间取货了,他图的是快,赶货上路。
以至于后来我统计当天账目的时候,凭空多出来了几十块钱。
当天和老板交账,对不上扣了。想来想去,也没有找到原因。倒是后来,发货的哥们,私下里和我说起有人拿白条去取过一箱棒冰,我这才恍然大悟。可是,忙得头昏脑胀的时候,哪里顾及到这些啊。
厂长说,不管怎么说,多了少了,你这个账目就是错了。不应该多的,可是当时忙的头昏脑胀,根本记不起来了。
厂长后来也没有追究,可能,他调查过了。实际上,销售额和售出的产品是对得上的。至少我是个老实人,没有私吞的嫌疑。以后,厂长还给我们钱,到镇上的电影院看戏。
那时候,早饭一般是来不及吃的,一早睁开眼,就有人嚷着要开票,一般都要忙到九点过后。就那个时候,我饿出了胃病。头昏脑胀,胃痉挛;身子提醒和警告我,要吃饭了。吃饭是安排我们去政府大院的食堂,自己买着吃的。跑过去,吃好,至少也要半个小时。而早饭的开饭时间是七点半到八点,这个时候,开票的特别多,是高峰时段,我怎么能走得开?我偶尔发现,厂长办公桌下有几瓶没有喝完的啤酒,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咬开瓶盖,喝个底朝天。头觉得昏昏的,可能是酒精的刺激,空腹的缘故。我开票的地方其实就是厂长的宿舍。只有在夏天棒冰厂才开始生产,到了秋季天渐渐凉下来后,卖棒冰的小贩会渐渐少了。厂就关门,有时候还生产一些糖果什么的,但是缺少销路,资金也有缺口。还是不能正常开门生产的。
一些临时工都是厂附近招来的。下雨天或者阴天,来拿货的不多,他们就直接回家休息。就几步路。
我晚上也睡不着的,也去车间看生产工艺和流程。看他们打闹。
两个女的,一个瘦瘦的高,一个矮矮的胖。在生产的间隙,工人们就是躺在躺椅上稍息,“迷惑”一会,很困的时候,往往容易睡过点,但是并不影响棒冰的质量,棒冰这个东西冻得越久越实在;只是影响出货量,减少了单位时间里的产品总量。这个时候,往往是夏季中最热的时候,冰棍供不应求,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赶货。厂长会在这个时候来叫班,查岗。
印象中,有个叫老五的男工,长得很壮实,闲下来,大家休息的时候,他老去逗那个矮矮胖胖的女工,女工的嘴好大,在她白白净净的脸上显得很不协调,这是她的特征,以至于我总是觉得她的外翻的嘴唇有从鼻子下边掉下来的危险。她讲话文文静静的,问我是否是刚从学校毕业,看她泛着白眼珠,一眨眼打量着我。我说是的,感觉上,有点怪怪的温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