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梁府赴宴(1 / 2)
梁府到达京城的第二天,便遣了嬷嬷来给温老太太请安,只道家中太太说了刚到京城家中实在忙乱,不得来给亲家太太请安,改日必来请罪。再者就是请府上的太太小姐来赴宴——梁府这次从家里带过来许多好菊花,七日后举办宴会,邀请各府的太太小姐来赏花。
大太太病着,如今虽说好了些,却也不能劳累:眼看就到年底,大太太还预备着中秋之前好透彻,重新拿回管家的权利呢。这下带着小姐们去赴宴的责任就落在了二太太身上,这次大房的两个小姐倒是跟上了。
出发那日,二太太带着温如琤坐了一辆车,原本打算让大房的两个姑娘一辆车,二房的两个姑娘一辆车。但是温如玖提出要和三姑娘温如瑛同乘,温如瑶和如珞倒无所谓,于是就变成了温如玖与温如瑛一辆,温如瑶和如珞一辆。
出发前二太太早就把该说的都安排到了,谨言慎行,一向是温家女子在外的行事准则。温如玖对此嗤之以鼻,但是也没再说什么,拉着温如瑛上车说姐妹之间的私房话去了。温如瑶倒是个沉稳的,毕竟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又一向是有贤名的。如珞对这个姐姐认识不深,只是从小便知道,她是国公府的一颗明珠,是姐妹们难以企及的榜样。
温如瑶看到如珞一直在看自己,便向她笑了笑,也没说什么,闭目养神了。庶女,一向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所以,温如瑛,只要她老实,府里多养一个人也没什么。温如玖,也就是个跳梁小丑,真不知道二婶婶竟是这么好的性子,就能忍了她去,若是自己家的人,不声不响就得让她乖乖的听话。至于眼前的温如珞么……不声不响,母亲说她是个傻子,温如瑶倒觉得,这是个同道中人,甚至有时候自己都看不透她,有意思的很。不过,自己也是要出嫁了,这么有趣的事情,怕是自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
梁府的宅子离温家只隔了两条街,四姐妹跟着二太太进了府门,便听到前面有人道:“是大姐姐么?”
二太太定睛一瞧,竟是自家妹子,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姐样子的姑娘!多年前自己嫁到京城,父母没再舍得让最后一个女儿远嫁,只在附近的大族中找了一个门当户对人又踏实向上的,本家姓张。没想到这次举家入京,连妹妹一家也来了。
“可不就是我!”二太太一把拉住来者,下死眼打量着,恨不得把眼前的人刻进脑海里。对面的妇人也不再是当年整日跟在自己后面喊大姐姐的黄毛丫头了,也是一家的主母,这通身的气派,和自己比着也不相上下。想来那张家也是不好相与的。
张夫人忙拿帕子擦了擦眼泪,笑道:“看我,这本来是好事,我却哭起来了,没的让小辈们笑话。这下好了,我们都进京了,以后可不用再这么久不得相见了。”
二太太点头称是:“妹妹说的很是,这么多年,真的是这么多年。”
“两位姑太太可巧在这里遇到了,老太太这半上午不知道念了多少次。这下让奴婢偷了个懒,一起接了去,还能在老太太面前讨个好呢。”说话的是梁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谷桃,这几日没少往温府跑,与温府众人也是相熟的。“只是求二位姑太太心疼我,咱们进去再叙吧,不然老太太等久了,说好了中午赏我的酥酪可就没了。”
一番话说的大家都笑了,也冲散了厚重的伤感之情。一行人跟着谷桃,这梁府说来和温府差不多的大小,只是设计巧妙,后院更是多了许多假山掩映,倒觉得走出了很远的路。有两旁的树木郁郁森森,倒也清幽。
大概一盏茶的时间,终于到了,还未进门就听到有人问:“可是姑太太到了?”
说着便打开帘子,只见一个和谷桃差不多打扮的丫头,俏生生的站在那里,笑道:“老太太真真念了一上午了,给两位姑太太请安!快请进来!”
这边刚进门,那边便看到一个鹤发的老太太扶着丫头的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可是我的女儿来了?”
一时间几人哭成一团,几个小辈和丫头在旁边劝了许久才劝下来,各自坐下了,二太太忙招呼身后的几个孩子:“快,给你们外祖母请安,还有你们姨母。”
又指着几个孩子给梁老太太一一介绍了。
张夫人也唤出刚才身后跟着的那姑娘:“给你外祖母并姨母请安。”
后又对着大家道:“这是钰儿,今年十四岁,想着比你们都大,倒是比如瑶小了一岁。”
众人又忙见礼,呼之“钰儿妹妹”“钰儿姐姐”。
张夫人又道:“当时也不确定,就没让报信的人和姐姐讲。这次我和我们老爷商量了,决定要让钰儿参加明年的选秀呢。这才跟着母亲一家一起进京,也好有个照应。我们的宅子就在后街,倒也不远,来回走动也方便。”
二太太点了点头。温如瑶今年及笄,来不及赶上明年的选秀,倒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不过,看大嫂的架势,倒是不准备让女儿去搀和后宫那趟浑水。而钰儿,虽没接触,看起来倒比温如瑶还内敛了几分,这样胸中有丘壑的人才适合在宫里面生存下去。
既然张家决定了,他这个姨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