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略十八(二)(1 / 3)
上一章咱们阐述了赵、魏、韩三国的建立过程,这一章咱们把注意力放到战国七雄中的另一个国家——齐国。之前的春秋五霸中我们就已经聊过,姜太公所建立的齐国的来由,这里不再赘述了,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的是另一件发生在齐国的大事。
这件大事还要从公元前671年说起,当时陈国的公族内乱,公子完为了避祸奔逃至齐国寻求庇护;来到齐国后的公子完在齐国待了下来,并且开始开枝散叶,慢慢形成了田氏族人,后来的这一支族人也就没有再回到陈国,还有了新的姓氏——田。
田氏族人的始祖陈完,是陈国陈厉公的儿子。在他刚出生时,其父陈厉公便请人为他预卜未来,卜辞的内容说这个孩子将来可能要代替陈而拥有国家,但此国不是陈而是在他国,且这一卜卦不应在他自己之身,而验于他的子孙身上。
卜辞又说,如果是在他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四岳之后;万事万物不可得兼,陈国自身衰弱之后,他这一支便将要昌盛起来!而陈完在国内变乱之时逃奔齐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借这一卜辞预先制造了陈氏将要取代齐国吕氏的背功之意。
陈完逃奔齐国时是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齐桓公小白欲任他为国卿,而陈完却推辞说:“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够获得您宽恕、免除罪过、放下负担,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绝不敢再接受这么高的职位。”于是齐桓公也就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一职,算在现在的话大约相当于过去的轻工部部长的样子,属于高官中间权利较轻的一类,适合陈完的身份又不会影响齐国本来的贵族格局,很是高明。
而齐国的大夫齐懿仲则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算是为自己的家族增添些国外背景,于是懿仲为此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说的意思和先前厉公占卜大概相当,于是,齐懿仲把女儿嫁给了陈完为妻。从那时起,陈国的公子陈完便开始在齐国重新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陈完去世之后,齐国给他谥号敬仲,而陈氏家族则开始世袭其工正之职,算是正式进入了齐国的贵族圈子;他的曾孙陈须无(后世称田文子须无)侍奉齐庄公时,深受庄公赏识和宠爱,在田须无去世后,他的儿子桓子无宇继续发扬光大了父亲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将之扩大了。田无宇初涉政坛,是在齐庄公四、五年(约公元前550—前449),就在齐庄公四年无宇力排众议,断然带兵讨伐卫、晋两国,并取得了胜利,大喜的齐庄公将自己的女儿孟姜嫁给了田桓子;这一事件可以说标志着陈氏一族从齐国贵族中边缘化的工正正式变为了关键的核心门阀。田氏一族开始在齐国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上天总是会把机会给予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威能再一次显现了。田无宇去世后,他的儿子武子开和僖子乞继承父位,田乞侍奉齐景公被拜为大夫。而姜氏的第二十五代统治者齐景公是个奢侈之君,特别到了晚年更是好治宫室、聚乐狗马,性喜奢侈于是厚赋重刑。
当时在齐国的公室仓库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烂、生了虫子的不计其数,齐国普通百姓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敢于抗争的人民被残酷镇压,遭到砍脚之刑的人不知多少,到后来甚至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的异常现象。而遇遇天灾人祸时,国家也不去赈济。
就在这样变乱的时节,时任大夫的田氏僖子乞,开始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政改革。他首先将齐国的量制由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锺)改为五进制,向人民借贷粮时用新制,而还贷时用旧制,此举可说惠人无算,让他在民众的心中获得了极高的个人威望。而在田氏施恩德于百姓的时候,景公却依然故我,完全不加禁止,听之任之。因此,田氏得到了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当百姓心向田氏、甚至归向田氏时,田氏家族自然日益强大。
本来齐国公族吕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国氏两家,因为国、高两家与吕氏同出于姜姓,皆为齐太公之后,吕氏的旁支。在齐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高氏、国氏世代为齐国上卿,天子所任命,齐国形成吕氏、高氏、国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但在景公当政之时,目睹田氏家族的收拢民心之举,景公之外的两家门阀均为做出应对之举,实在是令人无语。
景公三十二年的一天,晏婴陪齐景公坐在路寝,景公望着巍峨的宫殿叹气道:“多么漂亮的宫室啊!我死后谁会据有这里呢?”晏婴说:“如君主所说的那样,恐怕是田氏了,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而对于民众有很多施舍;豆区釜锤等量器的容积,他从公田征税就用小的,而对民众施舍就用大的。君主征税多,田氏施舍多,民众都归向他了。您的后代如果稍稍怠惰,而田氏不灭亡,那么国家就要成为他们的国家了。”景公听了惊问:“那该如何是好?”晏子答道:“只有‘礼’可以制止这个变化,如果符合礼,家族的施舍不能赶上国家,民众就不会迁移,农夫就被不挪动,工商之人就不能改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