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云涌(一)(2 / 2)
平乱,调动的是京畿附近的韬豹几支戍卫。这些天子之师,虽然曾一度牵制了水溶,可是大乱既定,这几支兵马却不得不留在了那里,牵制川滇余部,须待一年半载,情势彻底安定,方可移师回守,眼下只要稍动一动,便可能引的川滇形式再度不稳。
现在,自己手里除了皇城卫、羽林卫随扈,根本无兵可用,无兵可调。
眼前无非是两条路,御驾亲征,平定北患,可是一旦身陷北疆,三十万精兵便可以把自己手上的那点兵力咬的一点不剩,在加上吴楚还卧着宇文恪这头不可估量的猛虎,立刻便可以直捣京城,取而代之。
再者便是令水溶前往北疆,那拥兵自重的局面几乎是可以想见。
现在已经真正是在两难之地,骑虎难下。一拳重重挥落案上,宇文祯恨声道:“起驾北静王府,朕要亲自看望看望这位北静王。”
宇文祯走近那翠竹萧疏的院落,一眼,便被灼伤。
素衣相连,水溶黛玉正并肩在窗下作画,调皮的小女子在夫君脸上抹了一撇墨汁,然后笑的弯了腰。
笑声如银铃般的清脆,然后又拿帕子细细的帮他擦去,眸中蕴满柔情蜜意。
而那男子却是一手环着她的腰身,一面温柔的理着她额前的碎发。
宇文祯脚下一顿,虽不愿意,却还是走近:“北王、王妃,果真是雅兴非常。”
黛玉脸上瞬间笑意无踪。
丧子之痛,如何能轻易愈合,看到这个人,便想起那个未曾临世的孩子。
黛玉从未如此恨过一个人,包括对当年的王夫人。
水溶握紧她微微有些颤的小手,递过一个宽慰的眼神,同她一起走出房来:“不知皇上亲临府邸,罪臣不得远迎,还请恕罪。”
“听闻北王前番重伤,至今未愈,朕坐立不安,今日稍得余暇,特来探望一番。”
“多谢皇上体恤。”
一问一答,皆是中规中矩,君明臣谦,可是目光相对的一瞬,两股锐气无形相撞,溅起一阵冰寒。
宇文祯便将目光转向黛玉:“王妃……可好。”
黛玉盈盈一笑:“托皇上之福,一切都好。”
语气里,不无讽刺之意,然后不等宇文祯再开口,便道:“想来陛下与王爷是有要事相商,妾身暂且退下。”
和水溶目光一对,便抽身离开。
“不知皇上亲临寒邸,是有何吩咐。”水溶这才道。
“朕若不来这一趟,北王恐怕是不会还朝的,不是么。”宇文祯冷冷一笑,目光锐利:“好了,北王,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你我之间,也不必绕弯子。朕今日为何来此,北王心中自然是清楚,北疆战事紧急,赫连冲传过话来,非北王不肯议和,恐怕,还是要劳动北王一趟。”
“皇上言重了,并非臣疏懒怠惰,只因旧伤积年成痼,实难再入朝为皇上分忧。”
水溶淡淡一笑道,那熠熠的神采,鬼才信他痼疾在身。
宇文祯心中暗恨:“那北王是不肯了?”
“皇上,朝中能为之士颇多,大可迫而察之,择而任之,臣才疏学浅,难堪大任。”
“北王是不是认为,朕奈何不得你。”宇文祯眸中一片冰冷。
“臣不敢。”水溶淡笑道:“只是这里面有个缘故,皇上也知道,臣视玉儿颇重,前番因臣疏忽,至令玉儿小产,命悬一线,当时便应她,此生再不分离,府中养伤之时,玉儿亦是不离不弃,小女子尚如此,七尺男儿岂能背誓,所以,还请皇上体谅臣不忍之心。”
这番话不过都是在表明一件事。若是去,可以,带上黛玉一起,否则,想让我去,也是不能。
换言之,你休想把她再留在京中为质。
“北王的意思,是要携王妃同行。”宇文祯冷笑,淡淡道:“北王就不想想,北疆天寒地冻,兵戈凶险,王妃闺中弱质,可受得了如此辛苦颠簸。”
“皇上所虑极是。”水溶淡声道:“令玉儿留在京城,臣实在是更加不能放心。”
意有所指,宇文祯当然明白:“你这么笃定,王妃会愿意去那荒寒之地?”
“皇上,妾身愿与王爷同行。”黛玉不知何时走来,与水溶相视一笑,敛衽道。
宇文祯一怔,久久看着她,点了点头,压低声音笑了笑,用那笑替去失落:“王妃果然非寻常女子可比……只是,北王如何向朕保证,不会顾此失彼?”
水溶从容一笑:“臣愿立军令,此去,一个月,此乱,可定。”
“既然如此,朕准了。”宇文祯嘴角一勾,笑里却有了另外一重深意。
“多谢,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