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冷暖(3 / 5)

加入书签

小红叹口气道:“二奶奶现在狱神庙里关着,因为牵扯到几桩人命案子,刑部还没发判呢,平姐姐也在那里。”

晴雯心下恻然,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快去吧。”

这里小红拿了银子,千恩万谢的去了,这里晴雯沉吟一时,把人唤进来:“可去过尚书府了?”

“回姑娘,还未来得及去,小的这就打发人去。”

“还好没去,我改主意了。”晴雯道:“打发人过去说一声,请孙大人放心,这件事,我一定给他做好,改日亲自奉上门去。”

“啊……”

“啊什么,人家是刑部尚书,总不好得罪了的。”晴雯略不在意,心中却早已有了主意。

“是,是,是……”

这里晴雯心中犹自有些忐忑,怕王妃知道了不高兴,一时,又想着王妃为人心地纯善,又和凤姐好,这番境况,若是王妃知道,也断不会坐视不理,便稍稍定下心来。

只是心中又有另一桩担忧。

这些日子,亲眼所见,宁荣二府的人一一被发判,她便是有心襄助,可是,救了一个,便有第二个找过来,她哪里那么多余力帮她们,就怕这事传开,再有人寻上门来。

晴雯坐在菱花窗格下设的绣床旁,拈起针线,望着眼前的一切,再想起刚才小红带着艳羡的目光,不觉有些慨叹。

想她本来不过是卖身为奴的低贱丫鬟,险些枉死在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那个时候,她哪里想的到会有今日。不但衣食无忧,更兼在京里有了自己的位置。如今同行之间,谁不喊她一声晴姑娘,凭着自己的本事挣一口饭吃,踏实。

心里一发感念着王爷王妃的恩德,到了郡主府,也不收她奴契,又帮她开了绣坊,更因为王爷暗里的照拂,明里暗里都不曾有人来找麻烦。

只是,现在两位恩人都被圈禁在府中,见不到面,并消息也不通,也就得到消息说一切都好,别的统也不知。

改日陪着姨娘到庙里进香,为王爷和王妃祈福一番,虽无助益,也算是个心意,只盼望着王爷和王妃早日解了禁才好。

想到这里,晴雯心里更加愤愤然,王爷明明是立了战功的,可却被一道圣旨圈在府中,这京中的,百姓中,哪个不在暗地里议论不平。

那是个什么狗屁皇帝,简直便是赏罚不分的暴君,还将王妃禁在宫里,逼的王妃小产,好好的一位小世子小郡主就这么没了。

呸,真想一口唾沫吐他脸上去。

这个时候,晴雯在心中骂了无数遍的皇帝老儿,却轻衣简从来到了郡主府。

却说前番匆匆的一面,又是在极度的惊恐之下,所以,云姨娘对这位皇帝的印象并不深,这一次,才算是正经见过,心中也是暗暗吃惊,这位年轻皇帝,竟然生仪容不凡。

纵然如此,也抹不去因他所为而种下的恶劣印象,更兼逼得黛玉小产更令云姨娘心存怨尤,于是,只是却不得不依礼迎接。

“你是郡主口中的那位云姨娘。” 宇文祯倒是十分平静,望着云姨娘,微微挂了几丝淡淡的笑意。

“是。”

“我常听郡主说起来,说你照顾她很多,你们感情好的很。”

“是王妃抬爱,民妇不过就是个奴才罢了。”云姨娘淡声道,王妃二字,咬的格外清楚。

宇文祯眸色微微一僵:“不必拘束。朕就是偶然想起来郡主府里的好荷花,所以来看看。”

“荷塘在后面,请皇上移驾。”云姨娘垂眸欠身道。

精致的四角凉亭,纱帐轻挽,伴着荷风斜飞如蝶。

宇文祯正要迈步入亭,却被亭柱楹联吸引,念道:“闻芙蕖香否,知游鱼乐乎--这是?”

上下两联浑然一气,只是奇怪的是,字体却是不同,上联娟秀,下联洒脱,断非一人。

“回皇上,此处本无联,这是前次,王妃和王爷闲来无事,共题的。”云姨娘据实以答。

宇文祯的身体一僵:“你下去吧,朕在这里坐会儿。”

“是。”云姨娘便悄悄的退了出去。

这里,宇文祯入亭,只影凭栏,望那一池碧波。

荷叶田田,莲花出水,不染纤尘,锦鳞红鲤畅然游戏期间,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可入画,可怡情,可忘忧。

不由得再揣度这幅楹联,却有了不一样的滋味。

他和她,也曾在这亭中耳鬓厮磨,缱绻缠绵,景由心生,由情生,方有芙蕖香否,游鱼乐乎之问。

想着那样的画面,心头顿时被苦涩填满,都是一样的景色,为何此刻他看来却是荷叶不该这般绿,芙蕖不该这般红,游鱼不该这般欢畅?

本是在朝堂之上被搅的心烦,来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看看她的旧居,借景思人,顺便静静心,可没想到,一副楹联,令一草一木都化作更深的煎熬。

连这样一幅楹联,都有他们二人的痕迹,更何况是其他?

出了会子神,宇文祯便无心多留,正要起身,却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