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单挑之以一敌五(1 / 3)
五百八十颗头颅垒成的小山着实吓了李隆基一跳。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安禄山的警报。金沙滩会有伏击。
当事人安禄山就站在皇帝身边。一副恭谨模样。昨天他才风尘仆仆追上御驾。据他所说。他亲率幽州暨卢龙五万人马在长城外偶然抓获了突厥人派往奚族的使者。得知左贤王在金沙滩设伏。于是连大军也顾不上。亲自赶來通知皇帝。从幽州北一路过來日夜兼程。还跑死了几匹马。
安胡儿果然忠心耿耿。
半信半疑被事实印证之后。李隆基的第一反应沒有功臣的位置。
“哦。你就是南霁云勇士。”
望着半跪在自己脚下的宁远大将。李隆基表露出特别的和善。道理很简单。亲兵难以拉拢。却无妨分化。
南霁云颇为激动。第一次面圣能被陛下称为勇士。何其荣幸。
“回陛下。南霁云山野匹夫。不敢言勇。”
“呵呵。不骄不躁。大将之才。來人。赏勇士…嗯。你擅长何种兵器。”
李隆基抚须笑问。
南霁云赶紧回答:“弓箭。”
“甚好。來人。取朕的“金石”來。”
金石乃良弓之名。能开金石之弓。威力非凡。据李隆基介绍。金石出自全国最著名的良匠手。制作历时五年。因为制作之初是为骑射准备。故而体积稍小。但满弦仍需四石力。
“臣谢陛下。愿为大唐杀敌立功。”
南霁云喜形于色。“金石”的确良弓。千金难求。最重要的是它带有御赐光环。
李隆基笑笑。张嘴想说些勉励之言。乌知义急匆匆跑來。转移了他的思绪。
难道有敌情。。
金沙滩一战极大提高了唐军的警惕性。乌知义深感责任重大。将所有骑兵当作了斥候。方圆数十里都搜了遍。结果有所发现。
什么。。
李隆基勃然大怒。乌知义告诉他。距离此地十数里外发现大量的被草草掩埋的尸体。附近数个村庄空无一人宛如鬼城。
不用查。屠村血案肯定是突厥伏军所为。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杀我子民。此仇不共戴天。必倍报之。”
李隆基不失时机。唤起将士们的同仇敌忾。
“报仇。”“报仇。”
无数愤怒回荡在山头之间……
与此同时。云州与代州的交界地段。十数万大军紧张对峙。唐军在南。突厥人在北。之间隔着一条干涸的河床。
这几天。以蔑尔格提为首的数名突厥神箭手知名度徒升。至少在神武军中无人不晓。沒办法。这几名突厥人频频在他们眼前亮相。策马张弓。嚣张异常。
“第三天了。真丢脸。还万人屠大英雄呢。吹牛吹上天了。”
“呸。我都为他感到害臊。”
神武军军营里。两名箭楼上的将官一脸的羞愤。一脸的不屑。羞愤是因为李怀唐对军营外叫战的五名突厥神箭手高挂免战牌。不屑源自李怀唐身负的盛名被无情揭穿。被证实为谎言。
年长的将官姓左名青龙。年少一点的被唤作右白虎。游姓。因为谐音而得名。
“奶奶的。又來了。”
左青龙恨得牙痒痒。却很无奈。尽管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蹲下躲在挡板之后。
军营外。胡骑肆虐。前來挑战的五骑神箭手视唐军如无物。肆无忌惮地靠近到五十步距离内。
“嗖。”“嗖。”“嗖。”……
弓弦声此起彼伏。五道黑影疾速飞向唐军军营。
“噹。”
头盔中箭落地。左青龙吓出一身冷汗。脑袋仅仅露出挡板半厘。就差点被突厥神箭手逮住机会。
另外四支羽箭准确射中四根旗杆。“咔嚓。”一根旗杆因此而折断。旗帜悲壮落地。
突厥人狂妄大笑。呼啸离去。
左青龙怒不可竭。起立冲着突厥人远去的背影狂吼。
“该死。自己不敢应战也就罢了。还不准我们还击。气煞我也。”
右白虎跺着脚恨恨道。
青龙与白虎并非个例。几乎所有的神武军将士均持同样的态度。李怀唐懦弱怯战。
第一天到援。疲累还可以成为避战的藉口。其后两天就说不过去了。
面对冷眼质疑。李怀唐仿似无觉。每天到大营门口瞭望数番。面无表情地观看胡人在军营数百步外辱骂他的表演。
“上将军。让我出战。”
士可杀不可辱。胡一箭无法忍受胡人的谩骂。更无法忍受唐军袍泽的耻笑。虽然他们沒有当面表露。可那眼神。实在寒碜。
李怀唐摆手。笑笑。却答非所问:“前天四百步。昨天三百。今天又近了点。二百五。够狂妄。”
狂妄指的是军营外的胡人。远隔两百來步。依然能听到他们的叫骂声。胡人的言语匮乏。來去只有几个词。如无能。胆小。懦夫。为了壮大声势。前來挑战的五胡身后还有数百啦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