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名誉损失费(1 / 2)
久违的酣畅淋漓杀戮感又回到了李怀唐身上。
随着宁远地盘的扩大。地位的上升。李怀唐赫然发现。自己成了被重点保护的珍惜“物种”。在战场上追亡逐北属于英雄当年勇的一种缅怀。一种奢望。
突袭行动成全了他个人勇武的发挥。
沒有人阻止。只有追随。担忧根本多余。自始自终。渤海国大军毫无防备。几乎沒有多少像样的抵抗。
唯一的威胁。大道利行的迎面反击微弱无力。能从他们自己溃散慌乱的溃军中冲出者不足千人。面对进入冲锋阶段的宁远铁骑将士。所掀起的。不过一个小小涟漪。
李怀唐不知道。被他斩落马下的是渤海国新太子。忙着呢。沒功夫计较。敌将只是已取得的战果其中之一。后面还有更多的在等他去收割。应该说。等他去抢。
数万人听起來很多。分配到五千骑士头上。每人仅有十來个而已。经不起多少马蹄践踏汉刀劈斩。何况。白孝德与乌知义率领的上万铁骑从南面也加入了争夺头颅的战团。
要数最忙碌的人。吴道子认第二。无人敢说第一。这位御用大画家站在城头最高处。手上一支笔。案桌上一叠纸。眼睛飞快扫描远处的战场。落笔如有神。忠实地将厮杀景象搬入画内。
咦。那厮何人也。好生厉害。狼牙棒扫过。人马皆飞。画下。
那个也很牛。马槊翻飞。连挑数人胜似闲庭信步。画下。
嗯。这个战法不错。数骑结成一队。横扫而过。鸡犬不留。画下。
……
画下。画下。统统要画下。
目不暇给。吴道子大呼过瘾。只恨不得三头六臂。
杰作全部是一气呵成。计有图画四张。分别是:
南北夹击。
横扫千军。
风声鹤唳。
气吞万里如虎。
在吴道子笔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宁远铁骑秋风扫落叶般的如虹气势。也反映了渤海叛逆军遭受突然夹击时落花流水般的溃败颓势。
可惜渤海叛逆军不争气。沒能多熬一会。以致于战局早早进入追逐尾声。
都跑远了。俺咋画。
吴道子气得大骂渤海叛逆的不配合。无奈之下。最后一副主題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大作只好添加艺术元素。
张小年第一次尝试到摧残敌军的惬意。
在空旷的原野上纵马耍刀。任由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追上逃敌。一刀过去。刀锋切肉断骨的快感销魂蚀骨。
又一个。
张小年跳下战马。手起刀落。割下头颅扔进悬挂在马头上的网兜。复小跑追跳上马背。
三个了。痛快。享受。
“老张。几个战果。”
不经意间。裴南与张小年偶遇。兴奋之下。语气沾染上了宁远铁骑的风格。
“裴南。你个龟儿子。还敢怀疑大将军不。”
张小年回应以同样的狂吼。并向他挥挥刀示威。
“哪能呢。大将军威武。大将军无敌。”
裴南的态度改弦易辙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任何时候。实用主义横行。沒看见么。裴南。李辉。葛淮……个个马头前的网兜都装着敌人的头颅。运气差的只有一颗。手脚快的三四颗。辉煌战功之下。态度能不倾斜吗。
“哈哈。杀。”张小年大笑。策马扑向下一个目标。一众纨绔兄弟随即跟上……
大将军令。自助餐。能吃多少看本事。
沒有人客气。追杀一直进行到天黑。将士们才意犹未足折返。
都回來了。盘点战果。杀敌数万人。居然找不到一个俘虏。
大门艺在安市城里担心受怕数天。甫听到形势逆转。兴高采烈出城。却失望不已。他要做渤海国国王。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都是实用主义害人。带着俘虏无法追杀更多的敌人获取更多的奖赏。将士们自然懂得取舍。
不要俘虏是李怀唐的暂行策略。欲打出数十载和平。必须在肉体上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正如当初薛仁贵灭亡高句丽。征伐回纥一样。该杀的绝不手软。雷霆过后再施展仁慈。事半功倍。
对于大门艺的抱怨和失落。李怀唐语重心长给他做思想工作:兄弟我这还不时是为了你。不杀掉大武艺的忠实支持者。殿下你以后能坐稳江山。别担心。杀鸡儆猴的游戏只是为其余的叛逆上演;如果殿下需要人口。那就得多卖力。站到扶余城下召唤识时务的俊杰。
大门艺一听。眼睛立刻被赋予闪亮的光彩。妙啊。真理啊。血腥过后。不才显我的仁善吗。不服气的。先掂量下脖子能否顶得住李怀唐的屠刀。
打铁趁热。李怀唐及时提出报酬。
报酬。
大门艺诧异。
李怀唐一本正经:正确來说。应该是名誉损失费。殿下你看。为了帮你登上王位。坐稳王位。俺默默承担了屠夫的恶名。千夫所指。何其痛苦。也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