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王珙的壮举(1 / 2)
作为辽东转运使。王珙一次也沒去过辽东。大部份时候都呆在幽州。说他懒慵不完全正确。至少。他亲自押运了一批粮草到辽西城。
物资之中。有一件贵重的皮衣是赠送给边大总管的。皮衣的价值始终有限。边令城看重的是皮衣的夹层里的飞钱。
王侍郎业务水平高哇。
边令城的赞扬发自肺腑。
王珙也不含糊。“那。上批粮食之事。”
“嗯。这个本大总管晓得。该死的契丹人造孽。你我都是受害者。”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在这一方面。边令城颇有职业道德。
另外一方面。边令城眼里又容不得沙子。
“过去的事情完结了。可。这一批。王侍郎又待如何。”
只要有眼珠。不难发现。王珙送來的这批物资。陈粮充斥。砂子混杂。朝廷调拨的军粮原样绝非如此。其中的奥妙人尽皆知。边令城也知。
“呵呵。大总管眼睛雪亮。”
王珙竖起大拇指。脸上的笑容有点僵。
大唐的GDP又添数百贯。一个黄金鸿鹄飞钱从王珙的怀里转移到边令城的怀里。
反正李怀唐缴获的粮食还充足。而且。听说数天前。渤海国的十万主力被击溃北逃。连丢数城。粮食物资应该又有进帐。这会陈粮就陈粮。砂子就砂子吧。无关大局。关键是有财一起发。不然。战争结束。他这个大总管的权力过期作废。
说到李怀唐。王珙不甘心。他秉承朝中某人的意志在此下绊子。然而。使出的每一招在李怀唐飞速进展之下显得苍白无力。
“李将军的运气真不错。”
王珙笑得很勉强。很酸。
“呵呵。”边令城不作回应。
王珙察觉端倪。语气一转:“当然。大总管的运筹帷幄不可或缺。沒有大总管坐镇后路。焉有前军之大捷。”
“那是。”边令城历來不懂啥是谦虚。“突袭辽西城。强渡辽水。夜袭安市城。一桩桩一件件。少了我。他李怀唐能成事吗。还有这一次……”
“可惜啊。大武艺不争气。不给机会给我……”
王珙实在听不下去了。一度产生上奏折提议吹擂上税的改革念头。
卫兵善解人意。及时敲门报告。说北城外有渤海国散兵游勇经过。仓惶西去。
软柿子。
边令城双眼发亮。渤海叛逆真可爱。在他需要战绩证实所言非虚之时。一头撞來了。想必是一些慌不择路的溃兵。
召集兵马。准备出击。
大总管难得一次意气风发。胆气直冲云霄。
留守的数名宁远铁骑参军不同意。他们的唯一任务是守住城池。而非对付逃敌。
边令城哪里听得下相左意见。天大地大。城里数他第三大。大手一挥。反对无效。照常出击。
前方的连续大捷。在辽西城守军的心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起一片乐观的浮躁情绪:渤海叛逆不过尔尔。沒遇上爷。否则照样灭他。
机会终于來了。谁愿意错过。宁远铁骑的数名参军无法阻挡大队人马争先恐后地出城。
为了砍十数散兵游勇的脑袋。边令城带走了两千多人。相当于城内守军的一半。
留守的参军之首曹潜不放心。下令剩余将士登墙戒备。并将唯一的城门堵死。
令曹潜意外的是。堵城门之令难被贯彻执行。带头反对之人是辽东转运使。户部侍郎王珙。
“敌人的影子尚未出现。就能把你吓成这副熊样。真不知道李怀唐是怎么打的仗的。凭你们。哼。”
城门下。王珙冷嘲热讽。他想出城观望。体验一番战场的刺激。当然不希望见到身后的通道受阻。
曹潜脸色涨红。忍住了。冷冷道:“在下只管守城。其余不知。谁敢妨碍。刀下无情。”
“你敢。。”王珙勃然大怒。卑微的守门官竟敢对他这个转运使出言不逊。
“你试试看。”
争执激烈。双方互不妥协。
这场争吵连大地都不下去了。以颤动回应。
“不好。敌骑。”
城头上的守军惊慌失措。
曹潜沒再理会王珙。吩咐士兵继续堵塞城门后。匆匆跑上城头。
城外。尘土滚滚。如沙暴般席卷过來。依阵势判断。少说也有数千骑。
近了。跑在最前方。哦。不。是逃在最前的正是刚刚豪气干云的边令城。
“快。快开门放我入城。”
作为命令。简直荒诞无比。作为要求。可以听而不闻。
别说什么边令城。即使皇帝老子在城下。曹潜也沒打算开门。开门。只有死路一条。门开了。就不好再关上。追兵趁势冲入。整个城池完蛋。
边令城又急又怒。眼看追兵杀到。赶紧绕城逃亡。
追兵是契丹人可突于及其麾下八千骑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去年惨败于李怀唐之手的可突于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