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初到长安(2 / 2)
临李怀唐的身上。本來以他的身份。最多安置在驿馆。可每年两百万斤的铜料让大唐朝廷不好意思亏待这位金主。况且驿馆也不可能装得下李怀唐庞大的护卫队。装得下也不敢让他们去啊。突骑施人正在那下榻呢。让他们住一起只会让长安更热闹。让居民多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醴泉坊太平公主的旧宅成了李怀唐一行人的暂时安置之所。
醴泉坊位于长安城的贵族区。与皇城同在北部。与裴府所在的安定坊隔着金城与休祥两坊。太平公主宅临街。占地宽广。住下五百余名将军骑骑士还绰绰有余。
刚安置下來。裴小娘眼巴巴地望着李怀唐。流转的美目似在倾诉。
“想家了。”李怀唐读懂了美人的眼神。
“嗯。”裴小娘点头承认。
“放心吧。先去准备准备。午后我们一起去。去向你父亲提亲。”
“嗯。”幸福的笑容挂在了裴小娘的脸上。
李怀唐贡献给大唐皇帝的礼物被李祎与齐济善以礼单的形式呈到李隆基的眼前。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李隆基拿着礼单在端详。尽管他早已见过。如今臣下是來复命禀报礼物已按单收全。
“两百万斤铜料。十匹汗血天马。十把大马士革弯刀。……”李隆基淡淡地念着。
李祎注意到。礼单上的狐豹皮毛。凌山雪莲。千年灵芝。琉璃器具、珍贵宝石和花容云裳产的貂裘大衣等都沒出现在李隆基的嘴上。看來皇帝的兴趣所在昭然已揭。
“这宁远城如此富足。”李隆基的兴趣很浓。看向齐济善。
“爱卿去过宁远城的。给朕说说。”
齐济善道:“回陛下。宁远城所产一般。却因附近的铜金矿和煤矿而富足。因地处通衢之道。以商而立。其城有近四份一之地为商市。规模之大令人乍舌。贡礼大部份是从商市所得。此行。李怀唐还带來了一支庞大的商队。由三千余头骆驼组成。估计这会已经在西市叫卖了。”
李隆基眉头稍皱:“哦。沒想到此人身上的商贾之气倒是挺重。”
“确实如此。李怀唐与臣私下聊之时。还透露了希望大唐大开方便之门给宁远城的商队。增加双方的贸易量。此人还有一个志向。就是打通丝绸之道。将宁远城营造成东西方的丝绸中心。”
“以商为志。怪哉。想不到他堂堂一将军之才骨子里竟然是商贾内髓。也好。至少他不会像其他胡人只知道以剽掠为生。与之通商也有益于我们增加税入。”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轻视与不屑。所言引起了李祎。齐济善与默默侍候在一旁的高力士的附应笑意。
“圣上。这骆驼好生厉害么。一驼可负千余斤走万里。”趁着轻松的气氛。高力士提出了问題。似有所指。
“两千头骆驼。两百万斤铜料。嘶。”李隆基被提醒。忽然想到了什么。
李祎明白皇帝的心思。实际上。李祎也在想此事。于是。他道出了皇帝的心思:“陛下。骆驼的负重能力实在超出了臣下所想。今日臣算是开眼界了。一头骆驼竟可背负千余斤的物品依然轻松自如。如果军中多配备。对增加运输量和减少费用将大有裨益。”
李隆基会意颌首。看來他们是想到一块去了。每年单是运输到安西和北庭的物资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成效却不显著。如果用数千头骆驼运输。回头之时再满载西域的特产。所得可弥补运输的耗费。一举两得。
可问題是。大唐的战马不少。骆驼却是稀罕物。李隆基稍微想想。对李祎道:“骆驼之事劳烦李爱卿了。”
李祎心里苦笑。圣上之意无非是让他去向李怀唐“化缘”。沒办法。普天之下恐怕就数李怀唐拥有的骆驼最多。击败强胡联军给他带來的收益除了数万名的奴隶之外。还有数千头骆驼。大食人与吐蕃人远道而來。不得不大量使用骆驼运送辎重。结果都成了李怀唐的战利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