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情疯子(2 / 3)

加入书签

再者。臣观李怀唐此人贪花好色。甚至好色如命。与诸胡交恶的其一原因竟然是抢了胡酋的王妃公主。其后更是不顾后果。不用策略。为了数名强胡索取的妇人与胡人死战。由此判断。此人非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辈。较之见利忘义的突骑施胡。此人是个很好的笼络对象。”

萧嵩话音刚落。尚书右丞相宋璟道:“陛下。臣以为与宁远李怀唐联姻。最害怕担忧最该反对的是西域的强胡以及吐蕃人。对我们有利而对胡人不利的事情。我们何不为。”

“对啊。”朝堂里。大臣们交头接耳。不少人都以为是。就是沒有人附应表态。

萧嵩宋璟两人是李隆基的肱股之臣。深得信任和倚重。一个熟悉军政。一个善于经济。他们的观点在圣上的心里占有很大的份量。若在平时。大臣们多数会附议。可今天不同。持反对意见的是武忠。谁都知道站在他身后的是皇恩正浓的武惠妃。得罪武家可沒有啥好果子吃。尤其是宋璟此人刚正不阿。向來与武家有隙。与他划清界限还唯恐太迟。怎会与他同列。

两大臣言之凿凿。武忠一时语窒无法反驳。李隆基却不露声色。问道:“连城何在。卿为生父。有何想法。”

裴光庭赶紧出列。道:“臣当以圣上之意为遵。”

一边是提携自己的好友。一边是有亲戚关系的武家。裴光庭两不得罪。再者。他浸淫官场多年。已看出皇帝的心思。他以为。或许这就是若兮小娘最好的归宿吧。

昨天。裴光庭已接到裴若兮的家书。信上已将她的遭遇和情况说明。他知道碎叶城不可能再是小娘的归宿。可是他很矛盾。矛盾的根源在于契丹。数天前。契丹族实权首领可突于传來消息欲归于大唐。今年将到长安求娶公主。如果若兮小娘回來。命运堪忧。下嫁碎叶不成。皇帝很有可能将她再嫁契丹。若兮小娘虽然沒明言。可字里行间裴光庭看得出她的芳心归属。难得小娘再有心上人。出于之前对小娘的愧疚。裴光庭不忍再行拆散之事。再怎么说。那个李怀唐也算是汉人。名字听起來总比那个啥可突于顺耳多了。

李隆基心里暗骂裴光庭这头老狐狸。将话題又推回给自己。不过他心里已有计较。目光所关注的多是萧嵩等人。看得武信心里暗暗着急。

关键时刻。有人声援:“陛下容禀。”

众人望去。都认得是吏部侍郎李林甫。此人阴柔。之前投靠宇文融。后转投武家。终于给他钻营到了重要的职位:吏部侍郎。吏部是六部之首。时言。要高升进吏部。其地位可见一斑。

李林甫道:“陛下。宁王爷还在突骑施人的手上。此时若是刺激突骑施人。恐怕王爷性命堪虞。”

“他敢。”李隆基龙颜大怒。

生气归生气。可谁也难保突骑施人破罐子破摔。万一伤了宁王爷。这事就不好办了。毕竟当今圣上与宁王爷曾经是患难与共的亲兄弟。感情深厚。

武忠心里暗暗赞叹。眼看圣上将要作决定。却被李林甫的一句话给堵在了喉咙里。不得不佩服李林甫。他沒有明确表态支持武忠。却实实在在是在帮武忠。

李隆基甚为恼怒。目光在众大臣之间扫视。忽然停留在新迁鸿胪寺卿兼朔方军节度使信安郡王李祎身上。

李祎心领神会。自从宇文融被罢相。朝廷的财政日益困难。此次欲來求娶碎叶公主的李怀唐开出了天价。礼单就在他的手上尚未公布。其中的每年进贡两百万斤铜料深深打动了圣上。

现时大唐财政年收入不过三百万贯。而两百万斤铜料折成铜钱。相当于三十余万贯。等于每年增加一成的收入。这两年因为战争的缘故。朝廷花钱如流水。库房几乎告罄。李怀唐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圣上的心意他岂能不懂。

“呵呵。”李祎出列。道“李侍郎多虑了。相反。突骑施人新败。这个时候他绝对不会再得罪我们大唐。李怀唐欲迎娶碎叶公主的消息传入他耳朵之际。便是宁王爷踏上归途之日。不过。我大唐公主岂能轻易求娶。既然他们要争。就让他们來长安表诚意。谁的诚意深。公主当嫁与谁。”

诚意。什么是诚意。李隆基的理解是每年价值三十万贯以上的铜料。散朝回到御书房。李隆基又问身边的内侍高力士:“将军可有想法。”

高力士身材颇为高大。善骑射。身兼右监门卫将军。对李隆基忠心耿耿。李隆基在他面前从不呼他的名字。而是尊以将军。

高力士微微笑道:“家国大事臣不懂。不过。臣观李怀唐此人甚是有趣。”

“有趣。”高力士之言出乎李隆基的意外。

高力士解释道:“这些日子风传在长安城有关李怀唐的趣事不少。臣留意了其中之一。据说在李怀唐携公主逃生的最后阶段。他毅然跳马回身血战追击的突骑施人。把唯一的战马让给碎叶公主。为此。他几乎丧生。幸得部下及时來救。饶是这样。他也身负多处创伤。因为好奇。此事我已向齐侍郎等人求证。他们均证实所传非虚。乃公主亲口相告。”

“臣以为。此人若非是疯子。那必定是情痴。对公主的情意之深由此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