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冲压钱币(1 / 2)

加入书签

要历数宁远城最富有的人。如果李怀唐不算的话。那就必属康沙莱无疑。作为首富和铁杆的支持者。康沙莱有幸目睹了宁愿铁骑的风采。见识到宁远铁骑的实力之后。早已把自己融入宁远城其中一份子的康沙莱与有荣焉。实力强大的宁远铁骑是他康家财富的坚强后盾和保护者。与之相反。康家的富强与李怀唐也戚戚相关互相促进。可以这么说。沒有康家的支持。李怀唐的实力不可能膨胀那么快。康沙莱关心宁远铁骑实力的同时。李怀唐也关注着康家的发展。

大阅兵仪式完毕。李怀唐的身影首次出现在开始运营的工商区。一场不期而遇的争吵将一个问題摆在了李怀唐的眼前。

在康家商铺前。围着一群人。看样子。听声音。商铺里似乎正在发生着激烈的争执。

“……到底要不要。不要拉倒。和你说了。我们沒有闲钱。”

说话之人是康家的管家。语气强势霸道。与之争吵的是一名骨咄国商人。明显很气愤。正寸步不让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你们康家不能这么不讲理。我不需要皮革。要么给我换成丝绸茶叶。瓷器也成。要么付给我迪拉姆。不然。我的铁器不能卖给你们。”

管家冷笑道:“我们可是有协议在先的。借给你运输用的马匹骆驼。你带來的货物必须得卖给我们康家。难道你想反悔。”

商人着急了:“你们欺负人。你们用皮革换我的铁器。我拿皮革卖给谁去。总之我不要皮革。我只要唐货。或者大食国的金银币也成。”

“你这是无理取闹。我都和你说过了。我们沒有第纳尔和迪拉姆。唐货还沒运回。如果你不要皮革。那么你就慢慢等吧。”

管家一点都不着急。沒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你。”骨咄商人见沒商量的余地。愤然动手企图夺回自己的货物。而康家的人哪里肯让他如愿。争执演化成了肢体冲突。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亲兵为李怀唐清理出一条通道。李怀唐阴沉着脸进入了康家的商铺。他隐隐有些担心。康家在商业上的地位太过强势。其所作所为有悖于他的构想。欺行霸市只会葬送宁远城的未來。

在宁远城的老居民里。沒有谁不认得李怀唐。管家一看是掌柜的掌柜來了。赶紧招呼。也不敢有任何的隐瞒。将事情的來龙去脉告诉给李怀唐。

事情确实有点棘手。并非谁的过错。而是宁远城太缺钱了。准确來说。是缺用來交易的货币。当大量的货物涌入宁远城。曾经让李怀唐觉得库房里几及山高的迪拉姆很快就捉衿见肘。市场上缺乏货物。商人们只好采用古老的交易方式:以货易货。

实践证明了。以货易货只适合在相对落后的市场条件下。或者某些特殊的贸易之中发挥作用。一旦市场交易频繁。各种问題与矛盾就凸显出來。毕竟。所易换的货物并能满足每一个商人的需求。这个來自骨咄国的商人就是因为不满意康家硬塞给他不需要的皮革。而与康家产生矛盾。

这个时候。康沙莱闻讯赶來。一脸的为难向李怀唐诉苦:“唉。沒办法啊。上将军。我手头上的大食钱币也不多。至于大唐的铜钱。那就更加糟糕。连大唐自己都不够用。安西市面上到处充斥着各种低劣的私铸铜钱。我们也不敢收。而且大唐与大食国互不认同对方的钱币。只能以货易货。交易的规模自然就受到了限制。所以我们换回來的唐货远远不能满足西域商人们的需要。”

“我们现有多少黄金和青铜。我们何不铸造所需钱币。”

李怀唐转向陪同一起來的乌蒙。心里很奇怪。宁远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黄金和青铜。北面的阿赖山山脉里。有一个巨型黄金青铜伴生矿。这几个月來。所产惊人。只要仿制那些什么迪拉姆啊。开元通宝啊。不就要多少就有多少么。经验丰富的金银匠在宁远城里多得是。

乌蒙道:“这几个月。阿赖山的矿山所得有黄金两万余两。青铜十余万两。铸造货币之事。我有考虑过。不过……”

“不过什么。”李怀唐更加的疑惑了。只要有原材料。铸造货币按他理解并不困难。尤其是仿制。

乌蒙稍微整理下思路。道:“要铸造钱币币很容易。先制钱范。将熔化的铜水注入。所得其形便为钱币。可问題是。首先我们得放弃以货易货的规矩。转而推广钱币交易。”

“那是当然。有何不妥。”李怀唐一脸的疑惑。

乌蒙继续道:“实际上。这个问題已经在民议院上讨论过。却无果而终。这个问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辨别充斥在市场的劣钱。以大唐为例。其开元通宝至少有一半是私铸。铜含量不足。难辨真假。如果大量这样的钱币涌入我们宁远城。那么我们的商人很可能会被挤兑破产。铜钱的价值低。危害还不算什么。如果连金银币也被有心人铸造成劣币。那么。情况会很恶劣。”

“钱币的使用是个很大的问題。我们可以用來买物资。可如果任由流通的话。乌蒙建议使用一种我们自己铸造而又难以被仿制的钱币。可是。乌蒙所知有限。不知如何才能制造出这样的钱币。故而铸币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