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苏小娘的骄傲(1 / 2)

加入书签

战略上蔑视吐蕃人。战术上重视吐蕃人。这个觉悟李怀唐还是有的。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唤上乌蒙和吕尚卿。李怀唐他们三人首次齐聚在他的书房。书房里有较为直观的地图。可供他们作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或许是李怀唐对书房不甚重视。导致书房最后才收拾装修。许多地方尚未完善。书房内。正对门靠墙是案桌。作为门面功夫。一座简陋的屏风竖立在右侧。将杂物隔离。左侧是一个大书柜。

李怀唐与乌蒙和吕尚卿站在一张简陋的地上前指指点点。

吕尚卿道:“上将军。吐蕃人所恃的无非是其骑兵。军纪极严且残酷。不过。他们与所有的胡人都有共性。胜则勇悍争先。败则山崩水泻。”

李怀唐点头道:“对付骑兵唯有骑兵。不过这次。我想把武骑兵带上。骑兵居后。”

吕尚卿惊道:“上将军是想以武骑兵作诱饵。或是麻痹敌人。如果吐蕃人真有伏击。先以武骑兵吸引住他们。然后轻骑以黄雀之势扑杀吐蕃人。”

“聪明。”

李怀唐淡淡笑道:“武骑军的实力不可轻窥。如果运用得当。在巨盾长矛阵的掩护下。两千多张的强弩足够傲视万骑了。”

乌蒙道:“这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万一他们抵挡不住……”

步兵对骑兵。如果步兵的阵势被骑兵冲破。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全军覆沒。乌蒙的担心不无道理。

李怀唐的想法來自实战的检验的自信。在药杀水上游。在石国。五百张强弩所发挥出來的战斗力极大地增强了李怀唐的信心。强弩不上千。上千全无敌。

“乌蒙多虑了。两千余张强弩的阵势你我都沒见过。不过我们还有时间。明天。明天我们去检阅。看看武骑军强弩阵的无敌气势。看看枪盾阵的不动如山。”

武骑军已经成长。所需的只是一场大战的考验來证明他们的实力。李怀唐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考验。如果有机会给他们的话。就像随军北征的五百名武骑军强弩手。他们表现出的素质与能力就是整个武骑军的缩影。

在李怀唐出征的期间。武骑军沒空闲下來。相反。在主将公孙遥武。还有卫安国的疯狂热情下。投入到更严格的训练当中。与此同时。康家从安西贩买回來更多的利器也被装备给武骑军。包括所谓“报废”等待。被武装院稍微修复就可以使用的强弩。还有许多坚韧的长矛和锋利的唐刀。

乌蒙对战争不在行。李怀唐说的有道理。了解自己的实力有助于对战局的正确判断。世间沒有零风险的战斗。想得到高收获。就必须得冒风险。他要做的是继续完善应对计策。减少自己的漏洞。

三人又回到地图前。

乌蒙对地图的认识很深。用手指指着地图发表他的见解:“五识匿国多山。这。这。还有这。都适合隐藏打伏击。防不胜防。如果吐蕃人有备而來。我们的风险会很大。”

“嗯。五识匿国的地形确实复杂。我们得小心谨慎。如果到时我们遭受到吐蕃人的突然袭击。可以使白玉爪带信给轻骑。同时。派出鹰骑的快马传令。这样应该可以保持通讯畅顺。只要轻骑及时到援。吐蕃人必定大败而归。不过话说回头。吐蕃人要想设伏。还得首先过白玉爪和乌鸦携带的那些猎犬的关。”

吕尚卿敲击着案桌。道出他的想法。白玉爪的特殊作用恐怕吐蕃人做梦都想不到。即使他们的计划再完美。也不会料到他们的头顶上有一双宁远铁骑的眼睛。

李怀唐笑道:“鹰骑三宝是制胜的利器。突骑施人想必都还沒回过神來为什么会惨败。敌人的企图和行动只要透明在我们眼前。想不胜利都很难。”

“上将军忘了。我们还有两大法宝。一是士气可用。而是牛羊过剩。营救唐民正好赶着那些牛羊过去。一点都不浪费。”

说完。吕尚卿与李怀唐都哈哈大笑。

北征突骑施的奇迹几乎神化了李怀唐。宁远城上下谁还会怀疑李怀唐的决定。包括乌蒙。只要是李怀唐说出的作战计划。他都沒多大意见。既然方案已定。他也表示同意。只不过。这一仗关系到宁远城的安全。他不得不多想。毕竟。五识匿国之行。几乎抽调了宁远城的主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宁远城随时会遭遇到突骑施人。石国人的疯狂报复。甚至毗邻的拔汗那国也会趁着宁远城空虚而來抢掠一把。

对于乌蒙的这个担忧。李怀唐也想好了对策。

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当北征军凯旋而归。带回了大量的财物。在宁远城所有人面前按战功分配。丰厚的奖赏刺激了所有人的眼球和一颗火热的心。包括当初从吐蕃公主手中救出的两千多唐民在内。无不以行动替代心动。纷纷报名参加宁远铁骑。

武骑军本來之前就扩军到七千人。辎重后备军过万。如今抱着功名心來报名的壮力达到万人之多。经过精挑细选。武骑军扩军到了万人。这次出征。李怀唐只打算带走五千武骑军老兵和大部份的骑兵。剩下近两万的士兵不算精锐。不过依仗着险峻的宁远城。敌人沒有十倍的力量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