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唐的态度(1 / 2)
长安的朝会散场。皇城朱雀门正对的朱雀大街街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官员们的马车鳞次栉比地排列在街道上。将连贯通金光门与春明门的大道给堵得水泄不通。幸亏此时尚早。路人寥若晨星。不致于给盛唐的长安带來首个堵“车”事件。
“齐侍郎。等等。”在西市附近。兵部侍郎裴光庭追上了礼部侍郎齐济善的马车。
“呵呵。是裴侍郎啊。何事。”
马车的门帘拉开。一张人畜无害的笑脸映入裴光庭的眼帘。可裴光庭怎么看都觉得不舒服。
“光庭是想告诉齐侍郎。莫要为我大唐养虎为患噬脐莫及。为我大唐千古罪人。”
齐济善依然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连诚兄言重了。岂不闻古人云:国之虽大。好战必亡。宁远城地处西域。相距甚远。战端一开。粮食兵甲都要千里迢迢运送至安西。民间堪苦……”
“齐侍郎的意思是说。我们就坐等大食人将西域全部吞并了。然后就是安西。一叶障目。竖子不足与谋。收复碎叶镇的千载难逢机会就这样被你们这些鼠目寸光之辈给糟蹋了。”裴光庭怒目相视。他为官多年修养好。只是捶足顿胸。若换个沙场出身的将军站在他的位置。齐济善恐怕此时得伤痕累累。
望着拂袖而去的裴光庭。齐济善摇摇头。叹息一声。今天朝会上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安西之西。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交河公主的求援信里首次提及。宁远城。还有一名几乎被遗忘了的。曾经是整个长安居民茶余饭后的传奇人物:李怀唐。
据交河公主所陈述。宁远城是由之前的史国马匪李怀唐所建。而且还振振有词地咬定。流寇得到了大食人的大规模援助。趁着突骑施人的懈怠。大食人与流寇的数万联军突然对碎叶城发动袭击。碎叶城一度沦陷。苏禄汗负伤。
朝廷上的好战派听闻此消息。如同闻到血腥的狼群。纷纷请求领军出兵。
正如裴光庭所说的那样。如果是大食国参与到其中。此战必难免。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盛唐的边境绝对不容许一个强大的国度在虎视眈眈。
同时。朝会上的反对者并不在少数。齐侍郎是其中的代表。他知道。大唐在西域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持。一切都只是那个交河公主的一面之辞。不足凭信。大食去年才新败在突骑施人的铁骑下。按说是沒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集上万的大军千里迢迢远赴拔汗那国境内。还悄无声息地瞒过了势力如日中天的突骑施人。其中必然有许多隐情。又或许。交河公主在添油加醋。战争。不能如此的轻率。再说。大唐与吐蕃的战火才刚刚熄灭。耗掉了大量的物资粮食。国力上。也不允许大唐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在发动一场可能沒有胜利。持久沒有尽头的战争。
圣上似乎也有如此的考虑。在齐济善等人据理力争下。采取了折衷方案:派使者往突骑施。安抚突骑施人的同时。再将情况了解清楚。
当然。好大喜功的皇帝沒有就此作罢。好战派的将领也得到了命令。厉兵秣马。准备粮草。
往碎叶镇的使者是齐济善。大战触发与否。与他的态度言行很有关系。故而裴光庭对他相当不满。
齐济善知道自己肩负重任。任重而道远。圣上指定他为使者。是看重他的老成。看重他对西域的熟悉。满朝官员。去过碎叶镇的屈指可数。他就是唯一的一个。
齐济善放下马车的门帘。摇头苦笑。命令车夫继续前行。出使刻不容缓。散朝后。他就往家里赶。为明日的远行做准备。巧合的是。他与裴光庭同住在安定坊。裴光庭是年初才搬过來的。在与吐蕃的战争中。裴光庭身居要位。调度得当。深受圣上赏识。赐了紫金鱼袋。还在安定坊内赐了宅第。其实。齐济善感觉到。这多少也有父凭女贵的意味。惯例上。圣上将他的女儿远嫁突骑施。多少也得给他个补偿和安慰。
待回到家门。齐济善就迫不及待地找叶姬。对于宁远城这个名字。包括皇帝。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是首次听说。而他齐济善昨晚就从叶姬的嘴里听到了。巧合的是。宁远城城主李怀唐正是叶姬的夫郎。也就是说。他有一个马匪流寇的外甥女郎子。
哭笑不得的齐济善还沒从讽刺的震惊中走出。在宫殿门口。皇上的近侍高力士再给他传达个秘密任务。出使宁远城。这个任务不是一般人敢接的。接下。就意味着九死一生。废话。堂堂朝廷官员去与敌对的马匪流寇打交道。还活得成吗。讽刺也好。幸运也好。齐济善都來不及咀嚼尝味。他心中有太多的疑惑。都需要叶姬來为他解答。
“什么。叶姬一早就出去了。三郎呢。让三郎快去找。”
越是着急。就越难遂心愿。齐济善沒有想到叶姬这么早就出门了。还真是巧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叶姬终究是舍不得弟弟。还有舅舅。昨晚的宴会后。她沒有拒绝齐府的留宿盛情。这个时代交通不便。宁远城与长安相隔万里。要见一次面必登天还难的说法有点过了。可也**不离十。叶姬的弟弟已经表态。是不会再回西域了。西域在他记忆里只有恐怖与悲伤。更不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