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坑太子(1 / 3)

加入书签

李世民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大半天的教学白干了。

等等不对。大郎说他悟了什么?

治理卤地的方法?

李世民噌的一下抱起自家大郎,一边摇晃一边问道:

“你真的知道该怎么治理卤地吗?”

嬴小政被自家阿耶晃得有些晕,断断续续地说道:

“就,是将土地深挖,然后用石膏,最好加些肥料和土地混合。阿耶快放我下来,我好晕!”

李世民赶紧将嬴小政放回原地,揉了揉嬴小政毛茸茸的头顶,有些震惊地瞪眼睛:

“就这么简单?”

这卤地不仅成了长安城周围的一大问题,而且在北方的沿河两岸,这样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多少年、多少人都想法子改进,但却效果很一般。

却没想到用石膏就能解决了?

李世民虽然惊诧,但他相信自家大郎不会胡言。他想了想后很快问道:

“是大鹅告诉你的吗?”

【嘎嘎!惊呆了吧?

快感谢本大鹅,给本大鹅加餐!本鹅要吃烤鸭!】

大鹅张开翅膀、挺起胸脯,骄傲地嘎嘎几声。

嬴小政点了点头,不过很快又说:

“大鹅也不是什么都能教的。政儿能这么快知道,除了大鹅的功劳,也有阿耶你教导的功劳啊。

正因为阿耶今日的悉心教导,我才能有所顿悟。”

李世民:???

是…… 这样吗?

李世民十分困惑。

不过总之,感悟的结果是好的。李世民就挠了挠头,夸赞了大鹅和自家大郎一番,晚上让人去厨房给他们做烤鸭吃。

说到卤地,嬴小政在回去的路上,就顺便将这长安城周边卤地形成的原因和原理,跟自家阿耶讲了一遍。

其实长安城城外有渭、泾两条河流,再加上以前秦国时的郑国渠,水利灌溉的田野本来应当是十分肥沃富饶的。

但长久农耕下来之后,土地上不断有水蒸发,留下了剩余的盐分。

再加上长安城的地势为盆地,地下水也会不断漫出蒸发留下盐分。因此长久积累之下,这些土地的盐碱化就越来越严重,变得不适合种植。

“大鹅说石膏是中性和微酸性的,可以通过什么钙离子来置换土地中的钠。

总之经过置换之后,土壤就重新变成了中性,板结的地方也会重新变得疏松。

最后再用水灌溉冲洗,将形成的盐分冲出去,就又重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土地呢。”

虽然没大听懂,但李世民也是若有所思,觉得眼下秋收之后,正是治理盐碱地的好机会。

秋天秋收之后,北方冬天的土地本来就相当于荒废,趁秋冬将长安城周围的盐碱地都治理一番,来年春日正好播种。

于是,李世民就命人在这盐碱地的范围内买了个庄子,随后雇了些农人,按照嬴小政的法子去治理。

几日后,板结的土地果然被疏松了,但不种植作物,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明成效。

李世民想到此前几次做事都是先斩后奏,如今若是再不禀报父皇,以父皇的多疑,太子那边不知又要怎样给他上眼药。

李世民就上了折子,一并将要造大船出海,以及治理盐碱地的事都说了。

当李渊得知这件事是嬴小政想出来的之后,并没有相信这个法子,他将父子二人一并召来询问:

“政儿,你这造大船出海寻粮种,还有用石膏治理盐碱地的法子,究竟是谁教你的?

这人可值得相信啊?”

如今李世民已经知道自家儿子除了在他面前之外,还是很会说话的,因此他并没有直接替嬴小政回答。

果然,嬴小政就歪了歪头、眨眨眼,说道:

“政儿也不知那人是谁。政儿是晚上做梦的时候,有几次会梦到一个留着好长好长白胡子的老爷爷,他的白眉毛也很长。

他和政儿说完之后,就直接在政儿的梦里消失了。

不过政儿觉得这老爷爷说的话应该都是真的,之前的雕版印刷术,就是他跟我说的。”

居然是这么回事!

李渊听完后十分吃惊。

若按政儿的说法,这岂不是仙人梦中传道?

所以政儿这孩子之前被袁天罡批命,说命格与常人不同,之前能看到魂魄之类的,倒也未必是假话。

李渊此时撸着胡须不语,依旧是半信半疑。嬴小政见此,便立马低垂下头,有些伤心地小声道:

“阿翁是不是不相信政儿?

我听说有人跟阿翁说,政儿是什么妖孽附身,阿翁是不是怀疑政儿也是妖孽啊?”

嬴小政这副样子,立刻就让李渊有些心疼了,他立马回答:

“政儿你怎么会这么想!朕才不相信那些妖孽之言呢!”

说到这里,李渊有些尴尬地咳嗽两声,以掩饰心虚。他正要直接答应下来,让太子和元吉一起参与这事,然而李建成却忽然说道:

“可是,这事若成了还好说;可倘若毫无用处,或者起了反作用呢?

若是那些卤地因为这个石膏的法子,变得寸草不生,又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