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明月郎(1 / 3)

加入书签

005

黄樱的目标人群是附近赶考的举子。这些人大多家中不很富裕,冬天吃口带糖的馒头别提多有滋味。

临近礼部试,她瞧见好些行色匆匆出入书铺的举子。

有什么比她做的馒头还适合带进考场呢?

一波人买完,篮子里所剩不多。

她挑起担儿,继续唱卖。

太学不比国子学宽松,内置斋舍,除旬休,学生无事不能外出。

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早上天黑瞧不清,如今望去,朱门青瓦,斗拱飞檐,朱漆大门上碗口大的门钉,廊庑壮丽,好生威严。

太学旁边是孔庙,左庙右学嘛。

“黄家香甜馒头——五文钱一个嘞——”

黄樱拐了个弯儿,却听见太学右边掖门开了。

出来三个穿道袍的太学生,十五六的年龄,为首那个生得明月般的脸,她眼角余光扫见,不由恍了一下。

乖乖,不知那谢二郎比此人长得如何?

几人讨论着经义从旁边经过,似乎察觉她的视线,那郎君侧眸,视线淡淡扫过。

黄樱早看向书铺进出的举子,笑着上前推销自个儿的馒头,但凡尝过的,都要买一两个。

她刚收完一个书生的钱,盖上馒头,正要起身,一道好听的声音响起,“小娘子,给我捡两个馒头罢。”

“好嘞!”

黄樱笑着抬头,是一个瘦削的少年,十五六的模样,穿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怀里抱着书,脚上竟是草鞋。

“馒头有蜜豆馅儿和蜜枣馅儿的,郎君要什么馅儿呢?”

“各一个。”

黄樱麻利地包好,“我这馒头放到第二日,第三日仍是松软的,郎君吃得好再找我买。我早晚就在这几条街叫卖呢!”

杜榆笑了笑,“我听人说了,你的馒头味儿很好。”

黄樱笑得甜滋滋的,“承郎君夸奖了。”

走完这条街,篮子便空了。

她照例到各家铺子买各色物儿。

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回家,还没拐到后巷,竟听见娘的声音。

听着是骂人呢!一口气骂了一炷香了竟还不停!

黄樱咋舌。

她加快脚步,循着声音往正街去,却见一群人围着吴家书铺。

铺子前站着个“茶壶样儿”的胖娘子,一手叉腰,脱口就是“放恁娘的狗屁!”

苏玉娘靠着黄大年,撸起袖子,照她脸上唾,“我呸!谁不晓得我家大年给你打半月柜儿,每日给碗泔水汤,说好一贯钱,完了只给五百文,还敢说‘饭抵钱’!恁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老扒皮、铁母鸡!丧了天良黑了心!一贯钱今儿一分不能少!”

“你个腌臜泼货混说什么!”吴娘子气得上来就撕头发。

苏玉娘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大家都来看啊,吴家欺负俺穷人!我们大年什么手艺谁不晓得!就她吴家昧良心,舔着驴脸,专坑俺穷人,烂了肠子的!生儿子没□□!死了下十八层地狱!”

周围议论纷纷。

谁不知道这吴家最是抠门。

“岂有此理,半月一贯钱,克扣成五百文,简直黑了心!”

“不要脸!”

“把钱还给人家!邻里邻外也不害臊!脸皮比拐子墙还厚!”

……

苏玉娘冷笑一声,冲着吴家腌臜货,“呸!”

吴娘子气得就要冲上来,“老娘撕烂你这张嘴!”

“杀人啦!”苏玉娘大喊,“这老妇亏了心,说不过俺就要打人!没王法了!俺要上开封府评理去!”

“行了!”吴员外怒道。

吴娘子立即不敢动了。

“看好了。”吴员外腆着肚子,一双眼睛狠狠瞪着黄家夫妇,将一吊钱扔地上,“一贯钱,一个子儿也没少你!”

苏玉娘,“我呸!本就该我们的,你个腌臜老货!”

她低头刚要捡,却被一双小手抢先。

黄樱弯腰,将钱捡起来,她拿衣襟擦了擦钱,看着吴家书铺,脆生生道,“书不是教人明礼知信么?这卖书的铺子,还不如俺们卖炊饼的!哪个读书人进这种铺子看书,也不嫌害臊!娘,咱们走!”

苏玉娘眼睛一亮,手一伸,黄父立即意会,将人背起来。

“就是!俺们卖炊饼的,还讲个真材实料呢!”苏玉娘嫌弃地瞥了眼吴家书铺,“我家哥儿日后读书,这种铺子千万不能去,白沾一身骚。”

书铺对面,张官人宅园子南食店。

与黄樱擦肩而过的几个太学生津津有味地瞧着这出市井骂街。

“含章,此次礼部试你可下场?”

谢晦视线扫过捡钱的小丫头,“我爹要我再等三年。”

“谢大人果然严苛。”吴铎失笑,“以你的学问,此次下场,亦是十拿九稳。”

谢晦抿了一口茶,“你呢?”

吴铎懒洋洋地靠在椅塌上,吊儿郎当,“我么,当然要趁此一试,好容易没有你,如此大好机会,岂能错过?”

谢晦笑了笑,看向对面,“峻明兄?”

林璋笑,“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我想早些做官为百姓做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