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死的人有多少(1 / 2)

加入书签

第97章要我死的人有多少

明里暗里的数量汲黯都不敢深思。

刘侄身边先闹起来,这天天有人放火浇水,挖坑的事都没少干,就为寻机会从刘侄那儿抢得令箭,一雪前耻。

可惜,这些人闹腾的动静大,架不住各种各样的把式在刘侄那儿全然无用。汲黯听清刘至的话,颤声问:“一举两得?”“一举两得。"刘晖给出肯定的答案。一边收服北军的人,一边让那些以为她身边有刺客的人见着这行刺的人多,都不乐意往前凑了。毕竟,杀刘蛭是一件高风险的事,要是有人能够把刘侄杀了,背地的人就可以收手了。

刘侄的盘算之多,让汲黯不好再扯上自己年纪大,不能受到惊吓为由,请刘侄收手。

假的行刺要是停下来,真的行刺就要上演了,试问汲黯到时候是不是要更受不住?

不能停!

不能停那就不停。

刘侄由人使出三十六计,顺便给女兵们积累实战经验,刚开始还得刘晖亲自教女兵怎么应对,后来一个个出师了,基本不用刘侄操心,她跟在汲黯后头,让汲黯给她讲讲姬夫人给她的书。

汲黯……

难为刘侄还能有读书的心。不教实在说不过去,教吧。刘桎想听,汲黯求之不得。刘蛭沉得住气,稳得住不假,但刘侄像刘彻霸道的一面,汲黯一直想要寻个办法让刘侄别像刘彻,却是没有机会。讲课,大好的机会。汲黯就刘彻的情况和刘侄论道,刘侄浅浅一笑,“汲中大夫,我父皇的事你到我父皇面前说,跟我说,你还让我转达不成?”汲黯的面上一僵,对某个装傻的公主不太乐意,大家各自清楚怎么回事,你突然装起傻来,让人的戏接下来还怎么唱?刘侄才不管,她有非要配合的必要?

汲黯无论对她寄以多少厚望,刘侄都承担不起。别想把她教成一个圣人,刘侄心里现在最重要的是活命。她死不是一个人的死,而是一家子全部都得死。刘侄务实,在该务实的时候断不讲那些虚的。得,汲黯也懂这个道理。就如同跟一个都快饿死的人,永远不要讲所谓的道德。

“公主。"刘侄听课,汲黯也是分外的专心,童富呈上来长安送来的公文,刘侄习以为常的接过,全然不当回事。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刘蛭蹭的一下起身“怎么?“刘侄反应之大,汲黯还以为出大事了,赶紧询问。刘侄和汲黯对视,“父皇赐婚我平阳姑姑和我卫青舅舅。”汲黯明显一步,这关系从刘侄的嘴里说出来,一个姑姑一个舅舅的,听起来实在怪。

但从朝堂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联姻好吗?

自然是好。

卫青厥功至伟,摆在明面上的事,无人敢否认。刘彻还要赏卫青什么?

不,应该说刘彻该考虑接下来怎么去保证卫青不会失控。联姻是一种方式。

平阳长公主从前虽是卫青的主人,但只要平阳长公主对这门亲事没有意见,一个寡居,一个未娶,公主下嫁大将军,何尝不是昭示着对卫氏的恩宠。卫氏,饶是汲黯也不得不承认,卫青了不起。本事了得,品性也无可挑剔,配得上平阳长公主。

而刘侄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于刘彻而言,平阳长公主也是一颗棋子。知道卫青心思的刘彻,早把平阳长公主安排得明明白白。

平阳长公主的心思,以前刘晖猜不太明白,那晚相互道破,平阳长公主的意思刘侄已然明了,但嫁不嫁卫青的事,明显平阳长公主并未做好决定。现在刘彻赐婚诏书都下达,证明婚事已然是板上钉钉。平阳长公主不同意,婚事不可能定下。自家舅舅怕是费了不少的心思。这,结果算是一桩好事。

刘侄不管刘彻有多少的算计,她只知道,卫青如愿以偿的娶到心心念念的女郎。

平阳长公主无论有多少算计,对卫青有几分真心。只要有那样的几分,卫青心下已然满足。刘侄可以想象卫青有多高兴。“汲中大夫,今日的课上到这儿了。我要备礼去。“无论是姑姑亦或舅舅,都是刘侄亲近的人,他们两人大婚,礼得分别各送一份,还要再一起送上一份。刘晖盘算有哪些能拿得出手的礼。

刘侄同汲黯作一揖,麻利的换车。

汲黯能怎么样?

刘侄的心思尽让这一桩喜事占据,哪还能有上课的心思,把人强留下来大可不必,且让刘侄去吧。

不难看出来刘侄的欢喜,欢喜得让汲黯都感受到。一个浑身上下透着活力的孩子,让人会不由自主的喜欢。如果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还聪慧好学,有礼懂事,心怀天下,有一颗仁爱之心,那就更让人喜欢了。

以前的汲黯对上刘侄,只觉得一个小公主太能折腾,刘彻一个当爹的还纵着她,由她随意的折腾,好像把天捅破都无所谓。汲黯那会儿是真担心刘晖会让刘彻纵得无法无天。谁能想到这位也真让刘彻纵得过分了。在未来的那一天,造反逼宫。八百人能逼宫造反成功,此事任是谁听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天幕揭露的事,让无数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横跳。于汲黯,他是思及刘侄的作为,很难想象到刘侄会有逼宫造反的一天。造反成功上位后,还能得一个仁的追谥,她能成为后世帝王的一个标杆存在,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