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了(1 / 2)
第75章别骂了
刘侄脑子都转到张骞那儿了,姬夫人的话一瞬间让刘侄愣住了。她想去朔方城的事知道的就霍去病和刘彻,姬夫人……刘侄是不相信鬼神的。
不对,现在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这神鬼反正不站在她这一边,那就压根不能信。
让姬夫人一语道破,虽然她是说了可以帮忙,那也很让人……被人完全看破,半点隐私都没有!
“公主不喜?"姬夫人察觉刘侄的脸色有异,笑着问。刘侄点点头如实的道:“诸事都瞒不过夫人,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这样实诚,引得姬夫人再次忍俊不禁,“公主其实可以不用这样老实。“刘侄干巴巴的道:“我说不说夫人都一清二楚,那还不如直接说了。也省了麻烦。”
哈哈哈。姬夫人得说,刘蛭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却也痛快接受这一个事实,直接面对这一事实,干脆利落让人心生欢喜。“天幕提过此事的。公主的心思,我不是都能看破。只是公主先前往边境去,守城之功,陛下之后虽然不赏,但公主的功劳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人能够抹得去。让公主去朔方城,于大汉百利而无一害。“姬夫人道来时,神色间是藏不住的欢喜。
刘侄感觉很清晰,今日的姬夫人心情很好,好得都愿意和刘蛭论道论道了。姬夫人似也意识到今日的她情绪过于外露了,收敛情绪的冲刘晖道:“陛下的心思其实也不难猜,既怕公主会如天幕所说,又希望公主比天幕所说的更厉害。”
顿了顿,姬夫人道:“公主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陛下,天下事不是一成不变的,天幕所说的那位汉仁帝会走的路,不见得在公主这儿就一样。公主去边境改进边防,以令大汉的百姓无须受匈奴骚扰之苦,这是那位汉仁帝不曾为之的。”
和聪明人不用把话说得太明白,相互都清楚的。改变,从点滴开始。
既然刘侄现在可以改,以后也同样可以改对不对。姬夫人道破刘侄的打算,刘侄承认道:“是。”天幕说的仅仅是那一个汉仁帝经历过的。刘侄所学的历史,一切也不如骆幽说的。
因此,不是所有的事都是一成不变。
事在人为,不到最后一刻,不轻言放弃。
只有不放弃,她才有可能拼出一条血路,活下来,也让卫家的人都活下来。吐一口气,刘蛭与姬夫人道:“虽然我想去朔方城。夫人既然说愿意帮我,但我想如果可以,还是尽量减免夫人因我之故去寻我父皇的好。”姬夫人的身份是让刘彻敬重的存在,可那样的敬重不会一直在,只为了刘侄去朔方城的事,未免大材小用。
本来姬夫人在帮刘晖打理百川书院的事,已经相当于打上刘侄的标签,再让姬夫人帮着刘侄说话,怕是以后姬夫人不为刘彻所信了。姬夫人说要帮忙,想不到会被刘蛭拒绝,明显一愣。“夫人有意帮我,我心领了。如果可以,有些事留着以后最需要的时候再用上,比用在小事上更好。"刘侄的心思不怕让姬夫人知道,她想做的事,姬夫人是清楚的,暂时姬夫人是站在刘蛭这一边,于刘侄是好事。既然如此,姬夫人和刘彻之间能够让刘彻有所触动的这点人情,难道不是更应该留在最重要的时刻?
去朔方城这一件事是刘侄想做成的,但就算达不到目的,也不是非要不可。刘侄的话音落下,让姬夫人忍不住的又笑出声,“公主真真是…算计得明明白白。
她自己的打算从不瞒人,对人的算计,她也知道什么样的人该用在什么时候,当然,那也不会随便来。
姬夫人在刘蛭的手里也算有些日子,亦师亦友,姬夫人喜欢刘侄吗?喜欢的。没有人会不喜欢像刘侄这样真正仁爱的人。刘侄爱自己,爱身边的亲人,也爱世间的人。她可以为了活下去拼尽全力,同样也可以为了身边的人,世间的人,拼尽她的全力。
姬夫人以前只觉得不可思议,汉仁帝怎么可能有那样一个本事。大汉的公主,焉能懂得民间疾苦。
但,刘侄是真的知道。
百川书院收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这样的一些人,终其一生原本都应该碌碌无为。可是刘蛭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可以能往上爬。只要他们捉住这个机会,他们就可以像上爬得了。甚至,哪怕爬不到最高处,纵然仅仅只是从百川书院出去种田的人,刘晖也希望他们可以把田种得最好,能够养得活自己,也能养得了家人。多么踏实的理想。
种好一块田地容易吗?
怎么会容易呢。
雨水多了养不好,干旱不好。
太多的不好,让他们都盼着上天能够为他们着想,至少让他们的收成能够多一些。
刘侄不指望天。
兴修水利,就长安这一片。不,只看百川书院的四周好了。原本的乱葬岗,无人愿意出入的地方,荒无人烟,现在看看周围,路铺好了,如何引水而入,周围的田地开垦起来,人,慢慢的聚集。没有水那就引水。水多了想办法泄出去,这就是我辈中人读书识字,学得一身好本事存在的意义。
刘侄一直是这样教百川书院的人,也是在身体力行的告诉身边的人,就得要这样学以致用。不需要学得太多,只要能够学精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