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你来的(1 / 4)

加入书签

第42章冲你来的

在朝堂上或许陈掌不入刘彻的眼,那什么,在外头陈掌还是不错的。八面玲珑,也是一个极有眼色的人。更懂得投其所好。刘侄以前对陈掌只知这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为达目的也可以不择手段。今日照面仔细一聊,刘蛭须重新对这个人评价。“书楼存在的意义是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书,学到知识。只要你能够做到这点,我会记你一功,父皇那儿自也是要记你一功的。"刘侄肯定的告诉陈掌。陈掌是有所求的人,而且所求十分明确,因此,刘蛭可以直接的告诉陈掌,他要的,她会尽所能的帮他得到。

恰好,那正是陈掌所求,忙与刘侄作一揖道:“公主放心。”有利可图的事,陈掌定会拼尽全力去做好。只是一个书楼而已,就算有很多人打书楼的主意,他在那儿呢,一准让他们休想达到目的。

刘侄和刘彻的心思,是要对付世家贵族的。为何?正因世家贵族的势太大了,大得为刘彻所不能容,那么一群人只念着利于己,全然都要忘记国家了。

国库收益每年在递减,当皇帝的不为所动,半分心心思都没有,这样的皇帝才更会让世家贵族们欺负死。

刘彻可不是。

建元新政,刘彻是刚上位已然有意变法改革,因为窦太皇太后和世家贵族们一起联手,才让刘彻败了。

大汉的问题,刘彻早已看在眼里,寻着机会就会出手。只不过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昭告天下,以令他们都一道闹起来。如今的刘彻用人,用着各种各样的人出手,帮着他解决问题。刘侄也是那样一个人。

和别人不同,刘侄是让这样一件事明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得利的事。书楼开放,只要双手干净便能入内看书,不好吗?谁认为不好的?除了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大部分的人是站在刘侄这一边的。满天下称赞刘侄的人也会与之而多,而且会越来越多。对付那些正人君子,陈掌怕一不小心得罪人,最后是他闹不好。对付小人,不巧,陈掌也是一个小人,端看看谁的本事更高一筹。“书楼定在五日后开张,你安排准备,就按你的想法。我会让人把书楼的安防都交到你的手里。对你委以重任,同样你也明白其中的风险,万事小心。”刘晖叮嘱陈掌,不希望陈掌掉以轻心,以令书楼损失。陈掌正色道:“公主放心,臣一定会办好。”刘侄既然挑中了人,也得给人放手去干的机会,“只要保书楼无恙,别管什么人,你只管对付,出任何事我担着。”给人干事的权利,也得让人放开去干。她不能一味躲。陈掌这下更高兴了,忙道:“公主放心,公主放心。有您这句话,臣知道如何行事。”

有靠山做事方便多了。

刘侄的架势明摆着就是天塌下来都有她,他只管闹。陈掌一辈子就没得过别人那么爽快的给权还愿意为他担事。忆及刘侄能在上天示警,说她将来会谋反的情况下好好的活着,刘彻还护得厉害,让刘侄敞开的干事。

陈掌当初都快给吓死了,一个两个的都不知道怕吗?谋反啊,那可是谋反上位。

对,是成功了不假,那什么,并不是现在就谋反成功。早早的让人知道刘蛭会谋反,刘彻正值壮年,最是强势霸道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知道将来女儿要造他的反,刘彻不杀人?谋反可是死罪。纵然在未来,那是只要有这个心,也应该趁早解决。朝臣,太后,都劝着刘彻早早把刘侄解决,不能让这个有谋反之心的孩子活着。

陈掌那会儿最担心的更是,刘彻会不会趁此良机把他们所有卫氏的姻亲解决?

好在,刘彻没有。

既不杀刘侄,而且宠爱一如从前。对卫家的人,都一视同仁。在这种的情况下,陈掌稍松一口气,暂时刘彻是不会杀他们,至于以后杀与不杀,看他们的表现。

看刘侄折腾出来的事,盐,海盐,井盐,崖盐,湖盐。这,盐都有那么多种?

造纸术,印刷术,更不用说了。

再有是书院的建立,那一句传于天下,让无数人都得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们多少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目的。

谁能想到一个公主也会有那样崇高的理想。想说天下事和刘晖一个女子无关?

天下兴亡,和谁能无关?

只有那容不得人的狭隘小人,才会轻视一个人的理想。刘侄年纪虽小,却有宏图,也让人不由的想到天幕所说,汉仁帝所开创的一代盛世。

那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所以,不奇怪刘侄有那样的志向。

陈掌确定刘彻那儿暂时无意要他们各家的命,也是暗松一口气。且收拾着干了。

书楼的事刘蛭放了话上他来负责,好啊,陈掌就得弄些接地气的事。让人愿意来读书,也可以让人来听听故事。看书的事儿陈掌是不愿意干的,但要说听人说书的事儿,陈掌愿意。天底下和他一样的人一准不少,那么一个情况应该怎么让更多的人读到有用的书。

陈掌手底下也养了些人的,寻人给他出主意。有一个算一个,陈掌也不用听什么正经的主意,就让人只管出,能够达到目的就成。

那真有人出了,让人在书楼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