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扶苏求情(1 / 2)

加入书签

第124章 扶苏求情

尽管嬴政特意说了一句“任何人不得为项氏一族求情”,但依旧有人向嬴政为项氏一族求情。

嬴政正在章台宫内走动,活动身体,此时距他下令处决项氏一族已过去一个多时辰。

一名侍卫进殿,禀报道:“大王,扶苏公子求见!”

嬴政停下走动,看向侍卫,道:“让他进来!”

对扶苏会到来,嬴政毫不意外,倒是扶苏不来,他才会觉得意外。

很快,扶苏入殿,向嬴政行礼:“扶苏见过父王!”

嬴政直接开门见山:“你想为项氏一族求情?”

扶苏道:“儿臣正为此事而来,请父王收回成命!”

“项氏一族为天下望族,纵有罪,也不当全族尽诛。若将之族灭,会令其他望族惧而生变,反不利于天下安稳。”

近段时日,扶苏对自己父王很满意,那一条条政令无不在显示他这位父王其实是可以做一个仁君的,只是以往不想做罢了。

看现在不是做的挺好嘛,废除秦律中那些严酷的肉刑,轻徭薄赋,还将新犁、桌椅等物推行天下,惠之于民。

今日突闻父王将项氏一族给全族抓回来了,还要将项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全砍了,扶苏顿时坐不住了,当即过来为项氏一族求情。

好不容易看到父王有点仁君的迹象,可不能就这般毁了,必须要尝试扭转父王的决定,哪怕可能触怒父王。

扶苏继续道:“倒是不诛项氏一族,反而优待,其他望族看到我大秦连昔日楚国项氏也能善待,必会心悦相服于大秦,天下可定矣。”

嬴政看着扶苏,道:“其一,你可知寡人为何要族灭项氏一族?”

“其二,我大秦与你说的项氏一族、其他望族间有深仇,不是你一句优待善待可解。”

“其等曾为六国王公,大秦伐六国,一天下,使其等地位不在,要善待到何等地步,方可消弭此中仇恨?”

“其三,若依你之言优待其等,于我大秦诸有功之臣可否公正?”

“大秦有今日,赖众臣用心竭力,你却让一群于我大秦无功的六国王公与众臣并立,众臣会作何想?”

扶苏被问得说不出话,琢磨了下,方才又道:“父王所言甚是,然儿臣以为将项氏一族全族尽诛,还是太过,父王可诛其首恶,不牵连其他人等。”

他来的目标也是这。

扶苏很明白想让项氏一族全族免死不可能,而且他也不认为项氏一族没错,该全族皆赦,他虽宽仁,却不是傻。

他只是觉得将项氏一族这么多人全部诛灭,太过,想让父王只杀其中主犯,不杀全部。

“项氏一族若族灭,其他望族定会唇亡知齿寒,日后如与我大秦相抗,只会顽抗至死,再无余地。”

“不若留项氏族中妇孺,既可彰显父王仁德,也可为我大秦和天下望族保有余地。”扶苏这番话确实有道理,嬴政也想过这么处理。

只是想到李念所讲的历史上,他统一天下后,没对六国贵族太过清算,让六国贵族们继续存活,可这些人最终起兵反秦,那项羽更是入咸阳,将大秦宗室屠杀殆尽。

他便明白了一件事:甭管他清不清算六国贵族,只要给六国贵族机会崛起,他们一定会清算了大秦!

就算他今日听了扶苏劝谏,不将项氏一族族灭,给项氏一族留下活口,其他六国贵族也不会觉得这是恩德,日后该怎样还会怎样。

双方间的仇恨难以调和,直到一方被彻底击垮为止。

既然如此,那他还留着项氏一族活口干什么?

况且,那项羽屠咸阳,灭大秦宗室时,咋没想过留几个活口,难道大秦宗室中就没有不知事的稚子?

婴都已经降了,还不是被项羽给杀了?

嬴政道:“寡人也曾有过你这般想法,然你以为寡人留项氏一族之人,其等便会感谢寡人?”

“寡人问你,若我大秦宗室与今日项氏一族情势互换,项氏一族会如何对我等?”

问出这两个问题后,嬴政的目光便紧紧盯住扶苏,沉重的压力落在扶苏身上。

扶苏愣在原地,他想回答项氏一族不会族灭他们,会给他们一族留下活口,却又回答不出口。

因为他自己都不太信这个答案。

这个长子总算没蠢到觉得敌人会放过他们!

要是扶苏敢回答项氏一族会放过他们,纵使他再喜欢这个长子,也得真要考虑将之踢出储君候选人名单。

让这种蠢货登上大秦王位,纵使他在有生之年,在李念辅佐下革除了大秦的弊病,将大秦变好,也会在其手中衰败。

后世史书大概会记一句:“始皇者,千古一帝,英明果决,古来少有与之比者,唯储君之选不当,乱其家者,扶苏也!”

他可不想被记上这么一句,不过李念那小子所知的王朝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有没有哪位帝王遇到过这种情况?

见扶苏迟疑不答,嬴政道:“看来你心中已有答案,只是不愿承认,然此便是事实。如情势反转,项氏一族必不可能饶过我大秦宗室,其等只会将大秦宗室屠戮殆尽!”

扶苏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