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真不想打脸(2合1)(3 / 3)
是旁白。
“我很少在公众面前演出。”
“除非是面对特殊的场合,或者特别的观众。”
“就像今天。”
下一秒,镜头转向一位‘神色怪异’的老人。
“这个男人是谁?”
“我不认识他。”
“我甚至看不见他。”
“我是盲人。”
“而且我也不是为了他弹琴,而是为了站在我身后的人。”
说话间,又是一个脚步特写,以及背部、上半身特写。
看到这几个镜头,现场观众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起来。
只穿着一个裤衩弹钢琴?
什么情况?
站在男主角背后的那道身影又是谁?
就在好奇心被勾起之际,片头啪的一下跳了出来。
调音师。
等等。
江诗雄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跟片头一起跳出来的还有一个声音。
那个声音是什么?
没等疑惑解开,又是一个转场。
一个音乐厅的大全景,一个穿着正装的男子正从舞台一角走向舞台中央的钢琴。
同时,旁白声响起。
“就在去年,我还被视为天才。”
还是熟悉的颠倒蒙太奇。
又是一个刷车?
同样的开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然而。
随着影片的播出,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这不是又一部《刷车》。
而是《刷车》plus版本。
不断地设置悬念、化解悬念,再塑造,再化解,全片13分钟,全程无尿点。
自始至终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尤其是影片中间主角和老妇人‘斗智’的过程,令人紧张到了极点。
片尾和片头的交相呼应,虽然也很出色,但有《刷车》在前,老师们都有所准备。
有所预判。
啪!
啪!
啪!
影片放映结束,现场毫无悬念的响起阵阵掌声。
江诗雄也是鼓掌的一员。
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确实精彩,不是单纯的复刻。
沈良在悬疑制造方面,颇有几分希区柯克的影子。
希区柯克是谁?
全球知名的悬疑片大师。
大名鼎鼎的炸弹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
希区柯克提出,真正的悬念不是突然的惊吓,而是观众在等待未知事件发生的过程。
简单来说,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知道房间里有炸弹,但剧中角色不知道。
观众关注的不是炸弹砰的一声爆炸,而是炸弹是否会爆炸?
剧中角色能否在爆炸之前离开房间?
这才是悬念。
接着,沈良又收获了一波夸赞。
北电藏不住事。
《调音师》试映大获成功的消息,迅速从师生群体传到北电bbs。
然后。
又被中戏学生‘偷’回他们的bbs。
传着,传着,正在北影厂怒剪最后一版的路钏耳中。
沈良的短片又大获好评?
艹!
塔喵的。
这家伙怎么一点都不消停。
总能搞出点新闻!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老天爷故意针对他。
不行!
他必须要剪出一版最完美的《寻枪》。
当然。
他现在剪的不是公映版本。
那一版已经送过审,想改也没法改。
他剪的是大学生电影节放映版。
丫丫个呸!
必须要一鸣惊人,不能让一个臭扛摄像机的抢了风头。
这边,路钏在幽暗的剪辑室里,‘怨念’满满的剪片子。
那边,沈良身处的地方也有点‘幽暗’。
他在一家餐厅。
“师哥,对不起。”
黄圣伊又一次道歉,同时举起酒杯。
“我给您赔罪。”
言罢。
她一口气干了杯子里的红酒。
“咳咳。”
酒刚刚喝完,她的脸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