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反制措施来了!(2 / 2)

加入书签

老马:“马总,既然您认为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条款,那什么样的金融政策,更适合我们国家的市场?”

“来了!”

陆良周鸿伟沈鹏以及郭昌广等人,神色一凛,纷纷看向老马,以及采访他的那位记者。

他们的发言稿没有这条问题,老马的发言稿大概也没有,说明是临时新增。

是谁临时新增这个问题?

是谁又有这个权利?

不言自明!

这次监管部门采取的反制措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迅猛,说明老马是真踩到红线了。

老马淡然一笑,接过话筒:“我这几年跟很多企业家都交流过,国内的当铺思维非常严重,要么是资产全部押出去,压力巨大,要么是肆无忌惮贷款,不断加杠杆,负债弄得很大。

网上有个段子,可能大家都知道,你向银行借10万,你有点慌,借1000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慌,借10个亿,你一点不用慌,银行会很慌。”

“抵押的当铺思想,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我们必须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

这个体系不是建立在IT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让信用等于财富。

要饭也必须有信用,没有信用,连饭都要不到……”

老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讲家,他非常善于把尖锐且针对自己的话题,偷换概念包装城社会问题,把提问者绕晕,并在其中夹带私货。

可是记者并没有话术绕晕,他直指问题核心:“民众可以用信用体系进行监管,但企业呢?又该依靠什么对它们加以限制?难道任凭企业无序发展?就是您认为的新金融?”

他明显有备而来,因为正常人就算没有被老马绕晕,也会踩中他设下的陷阱。

因为构建信用体系,一直都是蚂蚁科技在做的事情,如果以此为切入点,抨击老马的言论,说他是大公为私。

老马肯定又会义正言辞说,只要国家有需要,他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么一来,哪怕以后上市计划失败,蚂蚁金服被国家收编,那他也会给市场留下一个非战之罪的印象。

不过记者没有踩坑,而是学着老马的套路,跟他一样站在市场的角度,站在宏观的角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