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300亿美元估值(1 / 2)
“七月份交付数量共1.58万台,超额达成产能预期,预计八月份交付数量应该能达到2.1万台以上。”
王晓峰汇报上个月的销量情况,不出意外,下周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公布,他们应该能进入前五。
如果是新能源轿车排行榜,那他们起码都是前三,有概率是第二,只是第一就不用想,绝对是比亚迪(秦)。
只是快速增产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天枢这台车仅仅投产两个多月,账上的23亿美元就已经所剩无几。
因为他们收取五千元定金,却要预订总成本约22万的各种零配件,以及支付人工水电。
实体制造业之所以是重资产,就是前期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还需要提前垫付大量资金。
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企业会选择把部分的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商。
比如业内最为出名的比亚迪,跟他们合作的供应商,虽然不缺订单,但起码要做好货款被压一年以上的心理准备。
天星汽车为了抢夺优先排单权,也为了降低零配件的采购成本,执行的方案是季度结清。
跟他们合作的回款周期,比特斯拉合作快一倍,比迪子快两倍,这部分的资金压力一直是天星独自承当。
按照现在的趋势,他们起码还要靠自己顶住四个月,只有四个月之后才能看到回头钱,前提是陆老板不要再有想法了。
陆良思索片刻,突然问道:“10%的股权融资能融到50亿美元么?”
王晓峰咋舌:“感觉应该挺难的。”
天星汽车已经初具国产一哥之资,但新能源市场的规模还是不够大。
行业上半年的总销量虽然还没公布,但据他所知,应该不足九十万台。
有人分析,哪怕接下来是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但今年应该达不到100%的增速,全年总销量,最多就是200万台。
行业的上限,也限制他们的潜力上限,500亿美元估值虚高的太厉害。
现在比较合理的估值应该是210-240亿美元,还要包括天星科技,及天星在海外的品牌价值,还有陆良的名人效应。
“才240亿……”陆良忿忿不平。
王晓峰苦笑,无言以对,安静听着陆老板对那些无良风投机构的痛骂。
有一说一,他心里觉得,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不错了。
虽然陆良为了造车准备了三年,但前面两年基本没什么建树,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发展起来。
以当时的市场规模,在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增量之前,240亿美元的估值,应该都透支了他们未来5年的发展潜力。
“那就先透露点风声,把天星汽车计划融资的消息放出去。”
陆良稍稍平复心情,虽然心里认为这个估值过低,但想到咛德时代现在的市值也就2300亿,心理一下子就平衡了。
因为通过咛德时代的市值,也能从侧面了解当前新能源市场的规模。
再者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再用陆良的资金发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是时候把他的快乐分享给其他人。
“预期多少合适?”王晓峰问道。企业融资就像做生意,喊出去是一个价,最终敲定的又是另外一个价。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般都会高出实际估值10~30%。
“300亿。”
陆良嘴角上扬,又说道:“这段时间如果有人问起,你就先说价格,但对于融资项目什么时候成立你就说不确定,先把线放长一点,看看能不能钓到大鱼。”
他想到中东的好朋友沙某,这群穿白大褂的,别的没有,就是美刀一大把。
如果能吸引到他们的投资。
26亿美元,30亿美元,
就像早餐吃三块还是五块一样。
“陆总,你就这么有把握忽……说服他们?”
听到王晓峰的话,陆良面露不悦:“他们恐怕还巴不得呢!”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何况是坐拥金山银山却手无寸铁的沙骆驼,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下,肯定会想找个新靠山。
国家或许会不好意思仗势欺人,但作为东大知名企业家的陆某人就没有这种顾虑,何况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仗势欺人,顶多就是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投资。
说不定若干年后他们还要谢谢陆良。
当天下午,就有消息传出,天星汽车打算发起第二次公开融资。
结果有心人一打听,顿时破口大骂:“陆良是想钱想疯了?300亿美元?把他卖了看看能不能值300亿。”
“有一说一,如果陆良能保证以后的赚钱能力不发生变化,300亿美元,起码中东那群土豪哥应该会很乐意终身买断。”
“你大爷的,老子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按照正常溢价30%报出来,300亿美元还是太多了,真以为别人跟他一样,不把钱当钱?”
“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哪几个冤大头会承认这么恐怖的溢价估值。”
不出陆良所料,骂声一片。
毕竟300亿美元的估值,除了已经上市的蔚来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