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立项(2 / 3)

加入书签

握方向,来兜底,就好比央视,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都是决定进行选题,策划,然后启动项目。

一般把握方向的都是电视台和大制作单位。个人是承担不了这背后的风险的。

但是眼前,有人告诉他,他自己制作出来,卖给央视。

换做其他任何时候,听到这句话,陈晓都要说一声“你好大的口气!”,知道央视怎么审核的吗你就敢这么说。你制作出来,央视不买怎么办?知道什么要求吗?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才能过得了内部购片评审会吗?

但现在他不确定了,一方面是张晨今天提出的那些设想和构思,这脑洞风暴中,完全把他给打败了。

他今天和张晨一碰,才明白此前自己的想法好多的劣势和不成熟的地方,论惊艳程度,有张晨所说的细节吗?论整体的系统程度,有所谓的分解各个领域进行探究的意义和深度吗?都达不到。

然而这也不是说张晨就能够呈现他所想象的那些东西,这世上多的不乏纸上谈兵的人,有的人满腔抱负,理论一套一套,比谁都厉害,但真正落到实处,立即现原形。

真正能够理论厉害,实际上还能做到的人,他们都改变了世界,都是些历史上了不得的角色。但这样的人又很稀少,万里无一,所以才那么珍贵。

陈晓不认为今天就真正的遇上了这么一个。

不过……也值得期待一下。

“如果你们真的能够制作出来,真的如你之前所说的那样的效果,我保证央视一定会购买的。但你们确定要自己制作?这里面需要费多少钱,你们想过吗?如果制作出来的成片效果达不到央视购片标准,可以说就白投入了。”张晨道,“这点放心吧,先把制作给弄出来再说,但是我们现在人手太少了,能和央视合作吗,譬如你来做总导演,我干爹做执行导演,你帮忙牵线搭桥,找央视团队,我们来出钱,之后央视获得播映权。”

“你这叫版权置换,就是你们资源不够,你们用版权来换取央视的资源,譬如团队,譬如知识顾问这些,不可能只要播映权的,央视会要求版权。”陈晓摇了摇头。

张晨又提出了几个方案,结果都是陈晓摇头。很简单,央视的合作模式,要不购片,要不委托制作,都要求版权。

像是张晨这样,一旦要求到央视介入制作的,不给版权基本不行。

“你只给央视播映权,就只能自己先制作出来了,再去跟央视谈,我还是那句话,一般来说没得谈,但有一点除外,那就是真的这个片子如你所说,真能达到那样的质量,那就什么都能谈!”

陈晓道。

“如果你们真的决定了,那就这样,出于我在央视的职位,我没法给你们拍这个,但我个人可以给你们当顾问,我认识很多导演团队,有的就是央视出去的,都有央视拍摄相关纪录片工作经验和高水平,我给你们牵线搭桥,但是有一点,你们需要给一定的劳务费!”

张晨点点头,“这个没问题,到时候具体细谈。”

“好,那么这之后联系!”进行了初步的接洽,陈晓返回总台。

……

陈晓离开后,张晨又和王博文商量了一下。

“真的就拍这个了?”

“干爹,你难道没信心?”

“说实话,这么大的项目,我还是第一次,当然也没有太大的信心。这一整套需要多少钱?”

“可能要投入300万。”

舌尖原制作耗资四百万,大量启用非央视在职导演团队,都给劳务费,属于首创。而考虑到时代要素,2012年的四百万,和2001年的四百万购买力是两个概念。

当然,这里面又有一些区别,譬如拍摄用的设备,反而这个年代价格还更高一些,但人工便宜,涉及到服务的内容也都会便宜很多。

而且后续原作的拍摄设备的要求,其实这个年代会低一些,人们也没有那么多对视觉过于挑剔的追求。当然,张晨是打算尽可能还原原作的,事实上这个年头的纪录片视觉水平也一点不低,虽然人们的电视机普遍没有后世的4k,6k,8k的超清数毛。但是基本标清荧幕的审美是在线的。

这也是张晨要找央视团队的原因,央视的人才可以说济济一堂,特别是关于纪录片制作领域的人才,强人太多了。至于制作费用,基于前世做一个预算,300万估计也能拿的下来。

“300万啊……居然这么少,我还以为按照你所设想的,恐怕没这个多一倍制作不出来。”王博文还有些意外。

“具体我也不清楚,还要调研,但我认为预算就300万左右,再多也没意义,这本来也不是什么耗资巨大的纪录片。我们拍摄的又是美食,有的时候需要的是创意。”

王博文点点头,“那等到具体策划环节,我再做一个详细预算,看看和你估计的一不一样。”

张晨也有些恍惚,没想到陈晓会来见自己,也没想到这么一谈二谈,好像就把计划给定下来了。

之前本来没有这个计划的,这完全在张晨的意料之外。

他重生回来,其实各方面也不都是按部就班的,很多都是随遇而安,他只想尽量靠着譬如房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