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215石飞扬镇定筹策,醉春楼里诛恶贼(2 / 5)
他施展出“天罡点穴法”,将铁笛在身前快速旋转,形成一道防御屏障,试图为肖玲玲抵挡住如潮水般涌来的攻击。
“铮铮!”向坤用他那坚硬的铁笛替肖玲玲挡下了三发致命的子母镖。子母镖尖锐的尖端撞击在铁笛上,激起了无数耀眼的火,伴随着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在空气中回荡。
向坤的身体因为这股猛烈的冲击力,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被震飞出去,他的口中再次喷出鲜血,那鲜红的血液洒落在洁白的雪地上,染红了一片。
尽管遭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害,向坤却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烈的伤痛,挣扎着从雪地上站了起来。他重新举起了那根沾满鲜血的铁笛,迎接官兵们的新一轮攻击。
“圆桶”鲁得出骑着他的飞马迅速地冲了过来,他一边不断地呷着酒,一边将酒滴喷洒出来,作为暗器使用。
他的左手紧紧握着酒葫芦,右手则施展着威力无穷的“天罡掌法”,每一次出掌都带着千钧之力,将周围的锦衣卫打得东倒西歪,惨叫声此起彼伏。
在激战中,鲁得出还不忘用脚支撑着向坤的屁股,试图帮助他站稳身体。
就在这时,又有一些锦衣卫的高手飞身跃来,他们手持锋利的绣春刀,刀光闪烁,毫不留情地朝着鲁得出劈砍过来。
鲁得出在血战中一边喷洒着酒滴,如同天女散般地将酒滴化作暗器刺向锦衣卫,一边手握着酒葫芦,用脚撑着向坤,与几名锦衣卫高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场面惊心动魄,鲁得出虽然左支右绌,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他依旧咬紧牙关,毫不退缩,坚持保护向坤。
“竹竿”蒋伙添手持开叉的铁杆,在敌阵中灵活地穿梭。
他一边与锦衣卫的高手们激烈厮杀,一边努力地向这边靠近。
每一次挥动铁杆,都会带起一阵阵呼啸的风声,将锦衣卫捅阉,吓得部分锦衣卫连连后退。
然而,仍然有大量的锦衣卫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将他团团围住,蒋伙添只能奋力抵抗,寻找着突破重围的机会。
肖玲玲心急如焚地跑到向坤的身边。
此时的向坤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他的面色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看起来十分虚弱。
肖玲玲轻轻地为他擦拭着脸上的血迹,她的动作温柔而又充满了关切。
在不经意间,她发现向坤的怀中藏着撕碎的《莲华经》残页。
看着这些残页,肖玲玲心中五味杂陈,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原来,在向坤的铁笛暗格中,藏着肖玲玲当年比武时断下的青丝。
这一缕青丝,承载着向坤多年来的深情,无数个日夜,他都对着这缕青丝默默思念。原来,肖玲玲也是辽东人,早年与向坤还是同门师兄妹,一起在师门中学习技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后来,肖玲玲的家族迁往了中原,从此她与向坤断了联系。直到辽东长生堡被神水宫毁坏之后,生活在长生堡的向坤加入了雄樱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肖玲玲。
然而,此时的肖玲玲已经是有夫之妇,她与“铁掌”吴忠已经育有一子。向坤心中感到无比的黯然神伤,但他依旧默默地关注着肖玲玲,将这份深情深埋在心底,从未表露出来。
在这一刻,“形意拳“的范式和“七修剑“的孔三角,他们如同电光火石般奋勇拼杀,招式凌厉无比。范式将形意拳的精妙招式发挥得淋漓尽致,虎形、豹形、龙形等拳法轮番上演,每一招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打得一些锦衣卫节节败退,无法抵挡。
而孔三角则挥舞着他的长剑,剑闪烁,犹如夜空中繁星点点,所到之处,官兵们纷纷倒下,无法阻挡。他们一路拼杀,勇往直前,试图杀散官兵组织的尖枪阵。
然而,敌人数量众多,且训练有素,尽管范式和孔三角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结果,吴忠被锦衣卫押走了。
这次营救行动,尽管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群雄们只能疲惫地坐在黄河边,望着滔滔河水,静静地等待着石飞扬的指令,他们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但又无能为力。
陆家武馆里的一间厢房,烛光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将屋内映照得昏黄而静谧。
石飞扬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手中紧紧握着从锦衣卫洛阳卫所百户赵全那里得来的腰牌,眼神凝重,紧紧盯着腰牌上那神秘的密语。
他眉头紧锁,脸上透着沉思之色,屋内一片寂静,唯有他偶尔发出的轻微叹息声。
就在这时,厢房的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杨雪儿那轻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身着一袭白色罗裙,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宛如一朵盛开在夜色中的白莲。
发丝如墨,柔顺地垂落在肩头,几缕碎发俏皮地搭在她粉嫩的脸颊旁。
她的眼眸明亮而灵动,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一进屋,这双眼睛便瞬间捕捉到了石飞扬专注的神情。她脚步轻盈地走到石飞扬身旁,微微俯身,凑近石飞扬的耳边,轻声问道:“石大哥,你在看什么呢?这般专注,连我进来都未曾察觉。”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