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88残荷听雨之奇案,风云起时剑影寒(4 / 6)

加入书签

温热的鲜血相互交融,在地面蔓延开来,形成一片暗红色的水洼。

尸体的喉头皆插着枯荷茎管,荷茎上残留的枯黄荷叶在微风中微微颤动,仿若在低声诉说着这起惨案的离奇与恐怖。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与恐惧之中,无法自拔时,雄樱会总舵主石飞扬率领着一群江湖豪杰匆匆赶来。

在细雨如丝的仲秋苏州拙政园,留听阁被诡异血腥氛围笼罩,五具尸体呈梅状倒伏,雨水与血水交融。

最先瞧见石飞扬身影的是一位年轻的江湖侠客,他原本因眼前惨状而面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

此时,他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喜与敬畏,原本紧攥着剑柄、因紧张而泛白的手指,此刻不自觉地松开,口中喃喃道:“石总舵主来了,这下有救了!”

此人的声音虽不大,却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层层涟漪。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着灰色长袍,手持一根竹杖,原本深陷的眼眸中满是忧虑与迷茫。

听闻石飞扬到来,他浑浊的双眼陡然一亮,原本微微佝偻的身躯竟也努力挺直,手中竹杖重重顿地,激动地说道:“石总舵主威名远扬,定能揭开这惨案的真相,为死者讨回公道!”

话语中满是对石飞扬的信任与期待。

人群中,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弟子,兴奋得满脸通红,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其中一个忍不住跳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喊:“是石总舵主!能亲眼见到他,真是三生有幸!”

另一个则握紧拳头,满脸憧憬地说道:“以后我也要像石总舵主一样,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众人纷纷自觉地向两旁退去,动作迅速而整齐,仿佛训练有素的士兵在迎接将军检阅。

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是敬畏,有的是期待,有的是狂热的崇拜。

大家都屏气敛息,生怕惊扰到石飞扬。

一时间,留听阁外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竟安静得落针可闻。

石飞扬脚步沉稳地踏入留听阁,他所经之处,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仿佛他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地方。

石飞扬神色凝重,脚步沉稳地踏入留听阁。

他目光如炬,眼神犀利得仿若能穿透一切迷雾,迅速扫视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他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仔细查看死者的状况。

突然,他敏锐的目光聚焦在死者的掌心,发现死者的掌心皆有用鱼胶黏着的暹罗米碎。

这些细碎的米粒在死者苍白的掌心显得格外突兀,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发现,让石飞扬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沉思。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暹罗米碎为何会出现在死者掌心,又与这起惨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联?

这看似毫无头绪的线索,在他眼中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所在。

紧接着,石飞扬站起身来,在阁内踱步。他步伐缓慢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弦上。

他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雨声。雨滴打在残荷上,发出清脆而又杂乱的声响,在这寂静的阁内回荡。但石飞扬却能从这纷繁复杂的雨声中,捕捉到一丝异样。

凭借着他独特的“听雨辨器”绝技,他察觉到荷茎中空处似乎残留着淡淡的火药味。

这股若有若无的气味,在雨水和血腥气的掩盖下,常人极难察觉,却逃不过石飞扬的敏锐感知。

“这荷茎中竟有火药味,看来这绝非普通的杀人案件。”石飞扬缓缓睁开眼睛,神色凝重地说道。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钟般在阁内回响,让在场的群雄皆是一阵惊愕。

火药在江湖中向来是极为危险且被严格管控之物,私自制造、使用火药者,必遭江湖正道唾弃和官府严惩。如今竟出现在这杀人凶器之中,可见这背后的阴谋定然错综复杂,远超众人想象。

“石总舵主,您说这究竟是何人所为?为何要用如此诡异的手法杀人?”一位豪杰忍不住问道,语气中满是焦急与疑惑。

石飞扬微微摇头,目光坚定而沉稳,说道:“目前线索尚少,还难以断定。但这暹罗米碎和荷茎中的火药味,必定是解开此案的关键。我们需从这两方面入手,展开调查。”

他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原本慌乱的群雄瞬间安定下来。在他们心中,只要有石飞扬在,再棘手的难题都有解决的希望。

于是,石飞扬带领着群雄,开始在拙政园内四处搜寻线索。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缝隙,都仔细查看。

他们询问每一个可能知晓情况的人,从园内的匠、仆役,到偶尔路过的游客,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起案件背后牵扯的势力众多,局势愈发错综复杂,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而他们,才刚刚触碰到谜团的边缘,真相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仲秋的苏州府,夜幕悄然降临,也为石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皎洁的月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