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谢灵 赤目天王 乌丸 全军覆没(2 / 3)
。
他渴望像父亲那样,以赫赫战功封侯拜将,为谢家再挣来一个“定远侯”的爵位。
而如今的赤目军贼首班胜等人,就是契机。
老参谋捋须沉思片刻,点头道:“小侯爷所言极是。赤目军如今内忧外患,正是我军一举歼敌的良机。”
他转向谢灵,“兵法云‘击其惰归’,此刻应当乘胜追击。”
慕抱拳上前,沉声道:“父亲,我军不仅人数占优,更备有专门克制武道九境的军阵。”
“昨日书院又秘密增派了十余位先生助阵,叛军对此尚不知情。”
他目光灼灼地望向谢灵,“请大将军速做决断!”
谢灵凝视着云越泽方向,但见暮色渐沉,晚霞如血。
山谷沼泽间雾气升腾,在夕阳余晖中下。
明日必是个艳阳高照的酷热天气。
他心中思量,武道九境虽强,他们军中有数位武道绝顶,甚至书院的先生,但是对方阵营也有高手,倒是互相掣肘。
至于这些高手从哪里而来,谢灵也只有猜测,或是来自其他大隋、长生天三国,或是就是九大姓之中作祟。
反而是下面的大军起到决定战争的关键。
“传令!”谢灵突然目光一凝,“明日寅时造饭,卯时出兵,皆是以戴红布巾,乱其耳目。”
“西侧伏兵先行佯动,谢慕率三万精兵正面牵制。本帅亲率主力从东侧突袭敌军腹地!”
“末将遵命!”
谢慕下马,抱拳应诺。
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映照在他年轻的脸上,映出他勃勃野心。
~
~
云越泽深处,暮色四合。
一座破旧的营帐,山风中微微颤动。
帐外站着七八个衣衫褴褛的传令兵,他们面黄肌瘦,身上的粗布衣早已破烂不堪,却仍挺直腰板,目光炯炯。
“天王,已经传下军令,让弟兄们摘下红巾。”
为首的年轻人声音嘶哑却坚定,“明日见有戴红巾者,皆为仇敌。”
帐帘掀动,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身穿麻衣的男子缓步走出。
他面容沧桑,眉宇间却仍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重重拍在传令兵肩上,粗粝的触感让年轻人眼眶发热。
“告诉兄弟们”中年人的声音低沉有力,“你们.都是好样的。”
传令兵们喉头滚动,却无人言语。
他们深深望了中年人一眼,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
远处,最后一缕残阳如血,染红了云越泽上空的薄雾。
营帐内又缓步走出一位身着墨色锦缎的中年文士。
此人面容清癯,眉间一朵莲印记若隐若现,虽周身不见半点珠玉装饰,却自有一股清贵之气扑面而来。乍看之下,倒像是汴京城里哪家王侯府上的贵公子,来此游山玩水一般。
此人正是赤目军军师——乌丸。
而那位麻衣素服、面容枯槁的中年汉子,竟是威震四方的赤目天王班胜。
与传闻中三头六臂的凶神恶煞形象截然相反,他走在人群中,只怕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乌丸好奇道,“你是如何得知,谢灵会明日袭营?”
班胜从袖中取出一卷兵书,指尖轻抚书页:“你若研读过三千场战役,便会明白这世间兵戈之事,从来都是旧事重演。”
他抬眼望向远方渐沉的暮色,声音沙哑却透着洞悉一切的从容,“若是将燕王留下的这部兵书读透了,谢灵的每一步棋,你想看不懂都难。”
乌丸笑道,“那你说说看,若是那位燕王在世,你与之匹敌会如何?”
“是谁也破不了谁的招?还是你会势如破竹,赢了燕王。”
他如此之说,便是这半年时间以来,这位班胜已经证明了自己。
在谢灵来之前对于江南道的各地军镇,几乎就是一击而溃,甚至多次施展巧妙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他都数次惊叹。
乌丸虽是挂着军师之名,行军打战都是班胜操手。
班胜摇了摇头,小心翼翼拿着那本写着《练兵记要》。
从纸面来看已经磨损严重,显然是经常翻阅。
“当年燕王还在少保之时写下的这部兵书,只有区区十万六千三百二十四字,几乎就道尽了兵家之妙。”
“可惜的是,大唐灭燕之后,为消磨燕王威名,竟在武庙排位时,故意将他列在末席……想不到的是。”
班胜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当年民间不解朝廷深意,竟以为这武庙排名是从后往前算。大唐官家无奈,只得将陆沉改列第二位,让燕王居武庙右侧首位。”
他摩挲着兵书的手微微一顿,“百姓们又误以为右为尊,自此只拜右侧神位。”
说到此处,班胜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乌丸啊,你就莫要拿我与燕王相提并论了,徒惹人笑罢了。”
他望向远方渐暗的天色,“若此刻山谷外统兵的是燕王,我班胜第一个倒戈归顺,卖了这赤目军戴罪立功,”
乌丸眼中有意味深长之色:“你说会败给燕王,我信。但要说你会投降”他轻轻摇头,“我却不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