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支线再度提及,京师道的灾民!(2 / 3)

加入书签

烦宴公子相助。”】

【你缓缓道出董绍醉死家中之事,“这位董先生,曾是我的启蒙先生,遇到这等不幸之事,自然想多尽力相助。”】

【“只是我在谢府人微言轻,指使不了人,就劳烦宴公子了。”】

【陈九宴听后,长舒一口气,她原本还担心这位谢家庶子会提出什么棘手的要求,要是自己不肯答应,又拉她入“泽湖”,她可不想再来一次。】

【陈九宴爽快地答应道:“此事简单,明日我便命人帮你办妥。”】

【你让梧桐拿来五十两银子。】

【陈九宴摆手道:“就这点事,不用你出银子了。”】

【你正欲再言拒绝,苏云却已笑道:“观公子,此事你便不必操心了,草堂诗会也会安排下去。”】

【“云公子,多谢了。”】

【你闻言,只好点头应允。】

【三人准备离去,你送至小院门口,此时已是下午,外面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

【苏云紧了紧身上那名贵的狐裘,不禁感叹道:“但愿群芳宴举办之时,能有个好天气。”】

【“观公子,待到群芳宴时,我再来寻你。”】

【苏云言罢,便顶着漫天风雪,带着众人离去。】

【梧桐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禁问道:“少爷,这几人是?”】【你微微一笑,答道:“是我们的金主大老爷。”】

【你转身回到屋内,只见桌上放着苏云留下的一百两银子,说是作为诗会新年的贺礼。】

【梧桐见状,一阵欣喜。】

【回想起今日在集市上的费,心中还颇为心疼,毕竟银子一两便少一两。】

【想不到这正瞌睡时,便有人送来了枕头。】

【“少爷,如今咱们每月应该还能省下来不少。”】

【“日后少爷若参加科举,无论是拜入学堂还是与同窗应酬,都免不了要销。”】

【梧桐掰着出手指,一一说道:“少爷,日后高中了还要摆酒席、给报喜之人赏钱、还要买宅子,请下人……”】

【你闻言,又笑了笑道:“买宅子怕是难了,如今的汴京,可是寸土寸金,就连朝中的一品大员,也多是租房而居。”】

【梧桐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如今汴京哪怕只是一进的宅子,价格也已是高得离谱,寻常人几辈子也买不起。】

【她关上屋门,外面的天色已阴沉下来,于是她点亮了室内的烛火。】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昏黄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间屋子。】

【“少爷,今日集市里真是人山人海,站都站不下。”梧桐边缝织着衣服,做一做针线活,她一边回忆道。】

【“我和露芽早上就出发了,还特意叫来了府中的马夫。我们本以为去得早,人不会太多,结果一到集市,发现到处都是人。”】

【“尤其是吃穿的柴米油盐,更是一抢而空。幸好我们早在谢家的铺子里预定好了,不然今天还真不一定能买到呢。”】

【此时,你已坐在火炕上,手中拿着一本书。】

【自从你突破元神二境“定神”之后,便能在夜中视物,如白昼一般。】

【你静静地翻阅着书籍,这些书是最近你让谢原搬来的,受陆华的影响,其中多是道家经典。】

【尤其是关于三真一门。】

【三真教源于北方,在战国之时就已经兴起。】

【以终南山为三真祖庭,尊陆沉为祖师,乃是天下间最鼎盛的教派。】

【在大燕朝之时为国教,将天下的道脉囊括,尊三真为正统,门中掌教为天师。】

【陆沉和陆羽之后,终南七子之后,其中杨素为下一代天师,后改名陆姓。】

【陆沉一生无儿无女,但是天师一脉皆以陆为本家。】

【无论血脉,德才兼备者居之。】

【在历史的三千年之中,陆沉留下来的光华实在太过于耀眼,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再经过数代天师不有余力的推动下,三真一教早就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宗门。】

【下到贩夫走卒,上到皇亲国戚,王孙贵族皆有其信众。】

【早已经超越江湖门派,成了真正不次于儒家的庞然大物。】

【儒家和道家,如今似乎有了争锋之势。】

【当然,儒家有夫子在,压的天下不敢抬头,只是夫子东海寻仙二百年未归。】

【天下间又开始蠢蠢欲动,大齐崛起,北方的长生天背后就有魔教的身影。】

【南方佛国也是在两百年内壮大。】

【你回过神来,虽未抬头,却仍分心倾听着梧桐的话语:“莫非是因为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于筹备年货。”】

【梧桐面露忧色,道:“我听刘管事说,是因为江南道的灾民。似乎是朝中某些大员决定,将他们引入了京师道。”】

【“因此,一时间汴京的粮食少缺,百姓们开始纷纷存粮,尤其是前几个月,粮价更是节节攀升。”】

【你微微皱眉,陷入沉思。大齐历经千年,天灾人祸自是屡见不鲜。】

【尤其是近两百年来,几乎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