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五源镇水台(1 / 2)

加入书签

第132章 五源镇水台

元灵山的地下寒潭之中,小白龙百无聊赖地在水下游来游去。

一条黄鲤鱼也时不时吞吐着灵气,在水底留下一串串气泡。

这些天以来,元灵山也引入了一些外界的鱼苗,如今这地下寒潭倒是热闹了许多。

它们都好奇地看着寒潭最中心的地带,那里散发着五彩的光辉,却有一道道凛然的气息,让它们不敢靠近。

此时此刻,在最中心的地方,五座小山伫立,每一座下方,都镇压着一道水脉。

游鸣盘坐其间,四周有道道水流之声。

五座小山的顶部,隐有轻雾缭绕,像是山雨初起、江波未泛。

五道流光自四处中缓缓落下,各具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力量。

正是镇山王送给他的【五源镇水台】。

游鸣的先天资质乃是水性,但之前清涟君送了一滴【金灵鲤】的精血给他,让他的水性天赋中多了一抹金性。

金水相生之下,不仅令他的水性更足,施法之际,还能多一抹锐意和坚韧。

但这点资质提升,在镇山王看来只是小打小闹。

这世间之水,岂止一性。若只修一脉,终有尽时。

故而他苦思冥想,送出了这座【五源镇水台】,其内蕴含五行之水,但五行的本质又是五性,故而表象是金木水火土,但实相乃是寒热柔激静。

最终以五行五性之力,领悟万水混一之道。

只是以游鸣如今之眼力,尚且不能真正明晰这座镇水台的厉害之处。

他只是依照镇山王的吩咐,将其放在了灵气充沛之处。

而后闭上双眼,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丹田。

只霎时间,他便觉得有五道性质截然不同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向着他的身躯内汇聚。

第一道寒脉先至,仿佛有着刺骨寒意。恍然之中,他仿佛看见一片银装素裹的天地,冰岩嶙峋,万籁俱寂,惟有一条清泉自雪缝中缓缓滴落,滴入心湖,泛起寒光。

“寒属金,肃杀为律,克万念,养静心。”

这第一寒脉,也是金脉。

游鸣只觉得心神随之一敛,思维清晰明朗,虽然他本身意志极高,再加上有【摄曜归元】的神通,故而这点增幅有限。

但若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乎可以立竿见影的辅助入定。

第二道热脉紧随其后。

游鸣仿佛步入一座岩火之谷,岩浆翻滚,热泉四涌,使得他体内的法力更加活跃。

游鸣陡觉气机如龙腾而起,经脉似有雷音鼓荡。

“热属火,火走脉络,冲关拔节,最适破限。”

第三为柔脉,也是木脉。

绵绵春雨,润物无声。天地无争,清和温雅。

柔水之中藏生机,万物皆可通达其理。

“柔属木,木行生养,通百窍,抚诸疾。”

最后是静脉和激脉。

“静属土,土主承载、归元、纳象……”

“激属水,水为万变之首,引五脉共鸣。”

在游鸣的身体内,五水随之同振,脉络鸣动。

淡淡的五色光芒笼罩在他身体之外,隐约浮现出诸般气象,时而如雪落沙洲,时而似山泉击石,时而似江河倒卷,时而如云雾初歇。

五水不争,却彼此交融、彼此牵引。

直到这一刻,游鸣才忽然有些理解镇山王,为什么自己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对方会愁眉苦脸那么久。

这个【五源镇水台】恐怕真的费了许多心思。

这不仅仅是提升他的资质,更是与他神灵的道路相契合,其中天地水性五蕴俱足,有着莫大的承载之力。

甚至隐约之间,跟他自创的【定源分脉神册】亦有几分共鸣之处。

虽然成效颇慢,需得耗费十年苦功才能一点点将其纳为己用,但却可以真正打下最坚固的根基。

换做任何人,别说是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是值得。

……

游鸣修行数日,出得关来。

这【五源镇水台】提升资质讲究个潜移默化,丝毫着急不得。他索性便将此处当做了自己的修行之地。

每日里借助五行水脉,再加上充沛的灵气,修行速度倒是不满。

但他距离法相层次还有非常远的距离,需得逐步炼识,壮大精神,还需炼象于心,锻造属于自己的天命之象。

这同样是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

这些日子来,到山上祭拜的百姓少了些。

毕竟各个村落都忙着秋收,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山下学堂的稳婆们也日渐忙碌起来,她们依照着游鸣的吩咐,目前已经逐渐接一些辖区以外村庄接生的活计。

这对稳婆们而言也是一次次的历练。

游鸣暂时也没有插手,只是让床婆带足了福果,再加上新式的麻沸散和产钳,应该不至于有失。

“吴墨。”

游鸣轻轻唤了一声,一道身影便轻轻出现在他的面前。

“两件事。”

“我从此次的秋狩得了两件宝贝,一件名为【霁元池】,你领着些人,将其放置在娘娘庙的门口处,立一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