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正经点儿(5 / 6)
危机感。
总不能以后家里的学术地位他是最次的吧?
那个谁来着,一个女明星,说她家里人都是华清的,唯独她是个演员。
这话虽然有装哔的嫌疑,但也能看得出国人对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李学武倒是希望顾宁能够好好学习,现在她读的培训班相当于研究生,未来当博士才好呢。
孩子们也是一样,学到哪算哪。
至于说他,重视文化修养和学习,不仅仅能在工作上提供帮助,还能在进步上提供优势。
大学已经在读了,能不能顺利毕业不是他说的算,甚至钢铁学院的校长说话都不算。
这得等上面的通知,他所在的这一届毕业生还没有政策性的毕业条件。
所以,本科都没读完呢,研究生一类的专业培训班就不能羡慕了,要不再写本书?
(谁说村头厕所快没纸了!)
李学武凹文化人的人设还算是成功,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保卫干部出身,但很少把这一标签独立表达或者刻意强调。
能文能武,能力出众,沉稳大气才是他现在给人的印象。
这跟他写的那三本书有关系。
一本是《犯罪心理学》,一本是《应急预案》,一本是《保卫人民》。
这三本书都有着专业性的选择,是李学武在工作中的感悟和总结。
现在让他写书,就不能再继续写保卫人民了,这是开倒车,不能加深他保卫干部的印象。
那写保卫什么?
李学武想了半宿,最后在摊开的稿纸上又写了两个字,工业。
顾宁起夜,见书房的灯还亮着,便走过来看他,想要催他休息。
晚饭过后李学武便同她说要写本书。
顾宁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因为李学武作家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社会和专业的认可。
他要写什么还没确定,从饭后到楼上,坐在书台后憋着了几个小时。
她上楼哄孩子们睡觉的时候瞄了一眼,稿纸上有保卫两个字。
顾宁想来他是有想法没思路,写书还是一个提炼总结的过程,不能打扰他。
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学武提炼的时间有点长了啊。
看看座钟,这4个小时过去了,就多俩字?
“要不,咱这书还是别写了。”
顾宁也是难得有了幽默感,故意逗着他道:“我承认你比我有文学素养和才华行不行?”
“顾宁,你什么意思?”
李学武恼羞成怒,作势轻轻一拍桌子,瞪着她强调道:“你看不起我的文笔还是能力。”
“我看不起你点灯熬蜡就写了四个字。”顾宁到底是冷面笑将,指了那稿纸讲道:“照这个速度,你们集团完成工业建设计划,你这本书都未必能写完,到时候你要保护谁去?”
“可恶,你跟谁学的如此嘴毒!”李学武故作气愤地站起身,拉了她的胳膊说道:“今天我要不收拾收拾你,你真不知道谁是一家之主。”
“你干啥——李学武——”顾宁瞧见他要干坏事,赶紧小声提醒道:“李宁一会儿可要醒,你不能这样——唔——坏蛋——”
四个小时四个字的事绝对不能传出去,李学武承受不起这种打击。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这本书必须在年底前写完,作为他走马辽东的碑石。
保卫工业,不正是他要去做、去实践的嘛。
——
周日,钟悦民终于等到了周小白的空闲,约了她去北海划船。
为什么不去颐和园昆明湖了?
因为人不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他这个愣头青也有了恋爱的经验。
去颐和园游船昆明湖当然好玩,尤其是在湖面上泛舟,这个时节正是避暑的好去处。
但有一点,从东城去颐和园要走老远,就算现在有了摩托车,可大热天谁受得了啊。
不用想,在没有汽车以前,钟悦民绝对不会傻哔到约周小白去昆明湖划船了。
就北海,离得近,也好玩。
划船不是目的,目的是跟谁一起划船。
年轻人追求的时尚玩法一般还真就入不了周小白的法眼,钟悦民能表现的实属不多。
听闻前阵子张海洋接送周小白去火车站,钟悦民心里已经敲响了警钟。
虽然他爸爸同张海洋的父亲情况类似,都在闭关学习,可他家没在大院里。
这一点就很让他苦恼了,有些关系他是联系不上的,尤其是供应链销售网的表现上。
他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整理和连接他父亲留给他的关系了,可能用上的真不多。
但张海洋依靠他哥哥的关系,叔叔伯伯的找了不少,业绩也比他的多。
这一次周小白同他来北海,也是有意提醒他要努力了,不能当垫脚石的。
她算是把张海洋和钟悦民给玩明白了,一个都不要,该钓还是钓。
泛舟北海之上,钟悦民欣喜若狂,这条船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船是玻璃钢的底,框架是实木的,做了造型,古朴又好看。
他划着船桨,同周小白说起了最近的生活和悄悄的思念,周小白却装作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