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赵昚的和议让赵德芳这个祖宗都破防了!(3 / 4)

加入书签

辞呈,那么按照惯例,朝堂中的御史言官们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能继续弹劾张浚了。  要不然,那就是对皇帝赵昚的不尊重!  有了这段时间的喘息,张浚也就能顺利回归朝堂,继续和汤思退做斗争。  但,张浚的奏折却很快就被批准了。  德寿宫中,赵构坐在亭子里钓鱼,不忘记教诲身边的赵昚。  “礼节这个东西,你年轻人比较在意,那倒是可以和金国议一议。”  “朕其实是无所谓的,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宁和平,跪一下又有何妨?”  “至于张浚嘛,这家伙本来就不中用,辞了也就辞了吧。”  “四个州的土地呢,给金虏又有何妨?将来有机会北上,半个天下都能拿回来,也不少这四个州嘛。”  赵昚自然是唯唯诺诺。  说白了,赵昚本来也不是什么心智坚定的人。  如果他当真那么坚定北伐的话,早就被赵构废掉了。  张浚仅仅离开朝廷一个月就被罢相了。  这位北宋末年的老臣,固然志大才疏不假,但也是心怀北伐热忱,几十年不变。  此次罢相,注定张浚的这辈子只能以一个北伐失败者的身份载入史册。  张浚悲愤之下,于罢相四个月后生病而亡。  张浚罢相之后,汤思退等主和派彻底掌控了朝堂。他们依照之前的计划,将那些真正能打的将领们全部免去官职。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庸碌无能,靠行贿上位的新将。  而在金国方面,本来金国的谈判是没什么底气的。  可由于汤思退的一再妥协,金国方面完颜雍反而觉得,南宋是实力不足,心虚啊!  于是完颜雍便下令,让前线的小股金军对南宋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  这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  去年北伐的时候还气势如虹,在宿州城外和金军大战几天几夜的宋军,今年竟然刚一接触就一溃千里。  那些由汤思退任命上去的庸将,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破坏掉了宋军的战斗力。  一时间,两淮处处告急,甚至连长江都开始告急了。  这种情况下,主战派自然就出现了巨大的反弹。  各种揭露汤思退等人败坏军备,曲意求和的奏章纷纷被送入宫中,来到了赵昚的案头。  赵昚见状,顿时勃然大怒。  “这个汤思退,竟然暗地里瞒着朕做了这么坏事!”  “好啊,这一次朕可容不得他!”  赵昚赶忙去见了赵构。  赵构一听,也皱起眉头。  “这汤思退,搞什么东西!”  曲意求和,原本就是赵构的意见,这方面赵构是不会怪汤思退的。  但故意败坏军备,这种事情赵构也忍不了。  没有足够强悍的军队来守护疆域,赵构还怎么在德寿宫里安享晚年?  赵构想着,心中也是不爽,道:  “这汤思退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罢了他的宰相换一个有点脑子的吧。”  于是很快,汤思退就被赵昚给罢相了。  对于汤思退排斥张浚导致张浚病死,败坏军备导致前线战败的罪行,不单单是主战派,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南宋大臣都忍无可忍。  尤其是南宋那些热血澎湃的太学生,更是在张观、宋鼎、葛用中的率领下,数百人联名上书,要去将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四奸”斩首,以谢天下。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汤思退可没有当年秦桧那样的心理素质,很快在担忧和恐惧中身亡。  汤思退虽然死了,但两国之间的和议依旧还是照常进行。  由于汤思退造成的破坏导致前线兵败,赵昚不得不同意了金国的方面更多的要求,让渡了更多的利益。  最终,宋金两国又一次达成了和约。  宋朝归还上次北伐之中占领的所有金国领土,还有被俘虏的金军士兵。  执意投降归宋的金人,宋国不予归还。  两国地位方面,金国皇帝完颜雍和宋国太上皇赵构由之前的君臣改为兄弟。  以赵构年长,为兄长。完颜雍年幼,为弟。  以此类推,宋国皇帝赵昚为完颜雍之侄皇帝。  宋国方面的“岁贡”改成“岁币”,比绍兴和议时减少银、绢五万两、匹,计二十万两、匹。  这便是历史上的“隆兴和议”。  赵构在从赵昚口中得知隆兴和议的具体内容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就在赵昚有些担心,以为赵构觉得隆兴和议太过屈辱的时候,赵构突然反问了赵昚一句。  “所以,朕是大金皇帝完颜雍的兄长了?”  赵昚也愣了一下,点头道:  “是的,父皇。”  赵构哈哈大笑,喜出望外。  “好,好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朕原本只不过是大金皇帝的臣子,现在却成了大金皇帝的兄长了!”  “哈哈哈哈哈!”  赵构放声大笑,欢喜之情一眼可知。  赵昚愣在原地,心情复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赵构笑完,喜滋滋地拍了拍赵昚的肩膀。  “好孩子,你这个北伐虽然并不成功,但也算是给父皇争了一大口气了。”  “完颜雍,朕的弟弟,哈哈哈!”  又笑了一会,赵构非常高兴地对着赵昚道:  “朕就知道,让你来当皇帝,的确是朕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  “好啦,从今往后,你也不要去想什么北伐不北伐的事情了。”  “你就安安心心的治理国事,嗯,想整军备战就整军备战,这个随你。”  “其他的,等老头子死了,都随你!”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赵昚还如何能反对?  于是隆兴和议也就此达成。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