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康熙接见法国使者,奇葩的西路军让朱元璋的心态又崩了(1 / 4)
朱棣破口大骂。 “杨镐,只知道吹牛,不知道领兵。” “麻贵,畏手畏脚,搞内斗一流,打外敌怕死。” “石星、邢阶,更是蠢材中的蠢材,身为主帅,竟然连战场一线都不上!” “一群废物中的废物,草包中的草包。” 朱棣也是忍无可忍了。 作为一个战狂,什么昏庸啊,内斗啊,朱棣其实都不算特别在意。 但打仗输了,朱棣这可就受不了。 别人的子孙也就算了,俺的子孙,怎么连打仗都不会? 也不要求你能像俺一样上战场冲锋陷阵,你好歹也任命几个像样的统帅啊! 朱高炽干咳一声,开口道: “第一阶段朝鲜战争的指挥官李如松其实还可以,若是能用他来指挥,战局应该会好不少。” 朱棣哼了一声。 “李如松就是个莽夫,差点把自己的命都送没了,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完,朱棣突然对上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眼神。 朱元璋淡淡道: “朕还记得之前有一部盘点视频,某人动不动就冲锋陷阵,还喜欢仗着自己皇叔的身份在阵前大摇大摆的骑马侦查。” “老四,你说这个家伙像不像一个喜欢送命的莽夫啊?” 朱棣额头顿时沁出冷汗。 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朱元璋说的,就是“靖难之役”那部盘点视频中的自己! 朱棣干笑一声,道: “父皇,儿臣也是没办法啊。您想,燕王府就那点兵马,儿臣若是不身先士卒的话,将士们打仗怎么卖命?” 这条世界线的朱棣虽然没有真正经历过靖难之役,但自己内心之中啥想法,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其实李如松也足够收拾倭军了,但朱翊钧麾下是有一个最合适人选的,可惜他自己不用!” 朱棣非常识趣地接话。 “不知父皇说的是谁?” 朱元璋缓缓开口。 “当然就是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 “此人能镇守辽东三十年,又和戚继光并称名将,本事肯定是不低的。” “辽东和朝鲜交界,李成梁对朝鲜一定也相当了解。” “让李成梁出马,第一阶段应该就结束了。” 朱棣有些疑惑。 “父皇,视频之中可没有写李成梁有多少才能,您真的相信他能行?” 朱元璋嗯了一声,平静道: “当然相信。金幕中是没有提到李成梁多少,但你别忘了,金幕中辽东铁骑的威力!”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 没错,在历次明军和倭军的正面大战中,辽东铁骑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是三军之冠。 任何一支倭军,在面对辽东铁骑的时候,都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 辽东铁骑,正是李成梁三十年操练出来的。 没有李成梁的辽东铁骑都这么猛了,若是李成梁亲自指挥,这得强悍成什么样子? 一时间,在场的不少武将心中都有些神往。 朱元璋又继续开口道: “别忘了,在张居正的时代,李成梁就已经是坐镇辽东的大将了。” “张居正能信任的人,朕当然也信任!” 朱棣一时间无言以对。 道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只不过…… 张居正一个臣子,竟然比皇帝朱翊钧还要更有识人之明? 自己后世子孙竟然连一名臣子都不如? 朱棣这个心啊,塞得很。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回去好好把大明帝范给编撰一次,不然以后朱家全是朱翊钧这种笨小子,朕饶不了你!” 和往常不同,这一次,朱棣表情严肃地点头。 “父皇放心吧,儿臣一定好好写书!” 亲眼目睹了明军在大明的表现之后,朱棣暗自下定决心。 不但要好好的写一篇怎么当皇帝的,更要好好的写一篇怎么打仗的。 将来俺朱棣的子孙,可以不上战场打仗,但不能连哪些将军是可用的,哪些将军是蠢材都不知道!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正在接见来自法国的使者。 才刚刚看到这名使者,把国书拿到手里,康熙就不由自主地皱了一下眉头。 浓郁的香味顺着空气就钻进了他的鼻子里,让老皇帝差点当众打了一个喷嚏。 康熙定了定神,看着上面的国书。 这份国书自然是由拉丁文所写,弯弯曲曲鬼画符一般的文字,根本就看不懂。 康熙皇帝的表情非常淡定,看向了另外一页。 这一页是礼部和使者商议之后,共同拟定的译本。 “伟大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世向强大的、来自东方的大清帝国康熙皇帝陛下致以最真诚的问候:” 若是在几年前,这种平等交流的语气一定会让康熙皇帝大发雷霆。 区区欧洲蛮夷,有什么资格和天朝上国皇帝这么说话? 但现在…… 康熙皇帝的脸色甚至都没有任何一点变化,就继续看了下去。 国书上大部分都是一些礼仪性的内容,真正实际的内容也就只有相互设立全权公使馆,开放贸易通商等。 康熙皇帝平静地放下了手中的国书,对着翻译道: “告诉这位使者,听说法国是和英国同样强大的国家,英国人愿意卖给朕一万支火枪、一千门火炮……法国人愿意给朕什么呢?” 使者闻言,立刻昂起了脑袋,犹如一只完全激起了斗志的斗鸡。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们伟大的法兰西王国怎么可能比那群蜗居在小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后裔差?” “恐怕您还不知道,几百年前我们国家的贵族就已经征服了他们那个可怜的小岛,成为了他们的国王!” “我们愿意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