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8【硕鼠,硕鼠!】(1 / 2)
大宋泼皮正文卷0368【硕鼠,硕鼠!】夏日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p>
不到半个时辰,暴雨渐渐停歇。</p>
孙傅立马动身,出了皇城后,直奔城中常平仓而去。</p>
京中粮仓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各有作用。</p>
其中,常平仓乃是重中之重。</p>
常平仓由司农寺总领,规模最大,主要职责是平抑粮价,赈灾济荒。</p>
也就是说,常平仓才是东京城真正的底蕴,遭逢大灾大荒之年,才会开启使用。</p>
路过一家米铺时,孙傅忽地吩咐道:“停!”</p>
车夫立刻勒住手中缰绳,将马车稳稳停下。</p>
孙傅撩起车帘,在车夫的搀扶下走下马车。</p>
踩着泥泞的路面,他迈步走进米铺。</p>
此时,米铺内生意极好,不断有人进进出出。</p>
见到孙傅,掌柜立马迎上前,满脸堆笑道:“见过孙相公,相公买米何需亲自来,知会一声,伙计自会送到尊府。”</p>
孙傅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今日米价几何?”</p>
掌柜如数家珍道:“好教相公知晓,南方稻米一斗八百二十文,北方粳米一斗六百六十文,粟米四百一十文……”</p>
“这般贵?”</p>
孙傅皱起眉头。</p>
要知道,徽宗年间米价虽上涨了许多,但如南方稻米,基本都维持在三百文左右一斗。</p>
如今遭遇兵灾,米价上涨一些是正常的,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竟足足翻了一倍有余。</p>
就连粟米,都高达四百一十文,这让百姓如何吃得起?</p>
见状,掌柜立马叫起来屈:“孙相公,非是俺们故意抬高米价,而是店里存粮也不多了。如今城中缺粮,许多米铺都关门了。”</p>
孙傅又问:“店中还有多少存粮?”</p>
那掌柜答道:“不多了,只剩三五百石。”</p>
孙傅点点头,迈步出了米铺。</p>
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掌柜眼中闪过一丝嘲弄。</p>
接着,孙傅又在城中其他米铺转了一圈。</p>
回到马车中,他面色阴沉。</p>
城中米铺果然关了一大半。</p>
孙傅如何不知,这些粮商并非是手中没粮,而是打着奇货可居的主意。</p>
等再过段时日,以三四倍,甚至十倍的高价卖出,以此赚取暴利。</p>
这些都是粮商的常规手段,不足为奇。</p>
乱世,粮食就是命。</p>
深吸了口气,孙傅吩咐道:“去常平仓!”</p>
……</p>
此时,提举常平司丁舟正在公廨内吃酒。</p>
麾下庾曹则在归纳粮食。</p>
“七年陈,八百三十五袋。”</p>
“五年陈,一千三百二十袋。”</p>
夹起一筷子猪头肉送入口中,丁舟不由啧啧称奇:“这卓楼的厨子端是了得,竟将贱肉烹制的如此美味。”</p>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p>
一口菜,一口酒,好不惬意。</p>
放下筷子,丁舟朝着一名记账的曹吏叮嘱道:“记仔细些,可千万不能出差错,算盘子儿虽小,可比本官这颗庚节脑袋还大!”</p>
那曹吏已有五十多岁,留着一丛长须,自信道:“丁庚节请宽心,卑下吃了三十多年的官粮,可还没磕掉过一颗老牙。”</p>
“凡事仔细些,错不了!”</p>
丁舟教训了一句,又夹起一片炙子烤羊肉塞入口中。</p>
这孙旺家的炙子烤肉亦是一绝,外焦里嫩,不输卓楼的炖肉。</p>
吸溜了一口果酒,丁舟一脸享受,摇头晃脑的背起了《劝学诗》。</p>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