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铁锁连环(下)(2 / 2)
古人西退且陷入内斗而暂时告一段落。明军这边稍微前移稳扎稳打的同时也不贪心多占地方。给女真人和蒙古人的争斗再留一些空间。
现在东南军区有想法要逐步驱逐占据台湾的红毛洋人。以现在明军的实力和装备这想法属于明显的眼高手低。沒实力沒手段再有信心和想法都是一场空。但是万事都要深层次地想。台湾孤悬海外陆路不相接。假如不想办法短时间内去解决。而是一味地拖延或者说不负责任地想下一代去解决。那样很可能回出现异常变化。红毛洋人现在只是暂时占领。如果有一天他们开始筑城殖民。甚至开始从他们本国移民过來就能形成气候。到时候要连根拔起就难上加难。
其实红毛洋人移民过來还不是最坏结果。毕竟他们离家万里要在大明边上扎根立国还不显示。就像在沙滩上修的高楼一推也就会垮。真要让他们得到本地人的支持就相当于扎了根。那时候再要清除就难如登天。现在据说红毛洋人还在对台湾原住民进行残酷压迫和血腥镇压。投靠他们的最多就是一些身上沒有长骨头的狗。说明红毛洋人也只想捞一票就走沒有长远占据台湾的战略眼光。这就不值得有多担心。
但是一旦红毛洋人中有人开了窍。多施怀柔政策关爱普通百姓。并把他们那一套什么民主平等的东西拿出來蛊惑一下人心。事情就会向难以预料的方向滑去。真那样的话经过一代人两代人。台湾人只知道红毛人带给他们的好处。而忘记自己身上还流着祖先传下的血脉。心向红毛仇视大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你也不能说别个是认贼作父背叛祖宗。问題在于你这亲生爹娘沒有尽到责任。就算后來红毛洋人离开了。台湾人都不会回归大明而会想着闹独立。
所以总的说來台湾事务不是很急但也不能拖。要跟红毛洋人通过谈判让他们哪里來回哪去去估计也不现实。只有一条路就是用大炮和刀枪跟他们说话。这个任务就落在东南军区的身上。武器装备的差距使现在立即收复台湾的可能性近乎沒有。袁可立的三个要求是解决问題的先决条件。就是解除禁海令、大炮小型化方便上船、造大船包铁甲等措施。这些都不是拍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需要多听意见权衡利弊才能做决断。
天启正在想就听旁边的谈敬轻声问道:“皇上。该安排晚膳了。是到哪一处去吃还是就在这里用膳奴才好安排。”
天启抬头一看外面。见时间已经不早了。想了想说:“今晚去冯慧嫔处过夜。派人去告诉他朕在她那里吃饭。”
谈敬答应后立即派人去冯思琴处传话去了。天启起身换了件衣服然后慢慢去冯思琴住处。天启要去冯思琴处是因为想起前两天冯思琴的话。她居然说军务院的想法是书生之见。后來孙承宗也承认自己考虑得不够。可见冯思琴还是有些聪明才智的。说不准袁可立的三个问題也可以问一问她。既然可以找到人问那就沒有必要自己费脑筋。天启想起一个长寿老人的话。就是说能不操心的自己尽量不操心。能让别人操心的自己也不操心。这才是长寿之道。
到了冯思琴的住处早见冯思琴带着几个宫女出來迎接。天启拉着她的手说:“朕今天在张春英处见到你就觉得有什么话要对你说。后來想起正好有几件烦心事要问你。我们进去慢慢说。”说完走进去坐下。
冯思琴进來坐下后遣散左右的宫女然后问道:“皇上有什么重要的事要问臣妾。”
天启于是将袁可立的三个要求说了一下。冯思琴想了想笑道:“这个铁锁连环的想法有意思。《三国演义》中已经把连环船的坏处说了出來。还有人要这么想确实很大胆。不过依臣妾看來一切都有了答案。沒有必要再去费力气多想。这答案就在其问題之中。就是铁锁连环本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