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铁锁连环(上)(1 / 2)

加入书签

天启正跟孙承宗说着话。倪元璐跟东南军区督军袁可立过來了。袁可立先是向天启躬身行礼。然后坐下问道:“皇上悄悄來这里臣等都不知道。请皇上恕臣未能迎接。”

天启见袁可立双眼通红。知道他是在忙着做事。就说道:“袁大人在忙什么呢。”

袁可立说:“臣这几天正跟孙元化孙大人琢磨炮与船怎么完美结合的问題。很是伤神一直沒找到把大炮安到船上的合适方法。”

天启说:“威力大重量轻的新型大炮沒造好前。要把笨重的大炮放到小木船上确实有难度。你们慢慢想办法不要急坏身子。反正占据台湾的红毛洋人还沒有进攻过來的打算。具体说是遇到什么问題了。是大炮太重还是船太小。干脆就等着等倪元璐他们把新型大炮造好了再说上船的事。”

袁可立说:“现在的大炮是需要改进。小巧的虎蹲炮威力太差不说射程还近。红毛洋人的船上都蒙有铁甲根本打不动。买回來的红夷大炮和我们自己仿造的大炮都太笨重。搬上船也许能开炮但谁也不敢保证开炮时会不会先把自己的船掀翻。那东西后座力特别大不注意会震死人。船本身也有很多问題。我们水师的船都太小。甚至比不过有些海盗的船大。如果要重新造大船一是沒有技术二是沒有资金。”

天启想了想问:“朕听说过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说当时郑和造的宝船比大殿还高大。现在造不出來了吗。”

孙承宗说:“时间都过去两百年了掌握造大宝船技术的匠人早就沒了。那些技术恐怕也已经失传。现在要造宝船沒有人会不说也沒有那么些银子。”

天启点头说:“好多祖辈们的手艺都被我们弄沒了。说起來真是惭愧。现在沒有钱也沒有技术只有干眼看着实在恼火。不过也沒有办法只能等。那些红毛洋人的船能从泰西到大明來。他们的造船技术应该可以学习一下。朕前几月也问过龙华民那帮泰西人。他们摇头说对造船的事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想隐瞒着不说。你们有沒有办法学到台湾红毛洋人的造船技术。”

袁可立迟疑着说:“臣的督军办公地点就在福建福州。只是臣到了福州后就开始组建水师还跟红毛洋人小打过一仗。可以说双方现在处于敌对立场。现在要去学习他们的造船技术恐怕有问題。”

天启点头说:“是啊。刚跟别人打了一架现在又要去学技术确实开不了口。估计别个红毛洋人也沒有缺心眼会教。你说跟他们小打过一仗损失大不大。”

袁可立说:“不算很大。被砸沉了几艘小船。落水的士兵也都被救起來了。伤了几个还好沒死人。见我们退走红毛洋人也沒有追击。他们的船比我们的船大得多。不过还好他们的船不多。”

天启又问道:“前一阵听福建巡抚熊文灿说想招降一直在海边横行的巨盗郑芝龙。开始又听袁大人说我们的战船很多还不如海盗的船大。朕想如果把郑芝龙招降过來我大明水师也会壮大很多。说不准能跟红毛洋人拼上一拼。你在福州几个月。虽然不可能全面了解但至少有个直观印象。你对这事怎么看。”

袁可立说:“招抚郑芝龙的事只是我们这边的一个想法。不知道郑芝龙本人是否愿意。本來臣还要在福建多呆一阵。这次回來就是因为有几件事要征得皇上的同意。其中曲折奏报中说不清楚必须当面详细说明。皇上前一阵忙于蒙古和女真事务臣不好打扰。反正不是很急先去忙了一下大炮上船的事。谁知道忙了好多天还是沒有头绪。现在皇上说起郑芝龙是不是皇上想把海盗的船拿过來用。只要人招抚过來船也自然就跟过來了。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是啊。你们东南水师现在的装备就像个囊中羞涩的穷小子。沒钱怎么办。娶个富家女就得了啊。只要富家女满意自然会带來很多嫁妆。你说一开始只是个想法。现在既然福建巡抚熊文灿在奏折中提起。说明郑芝龙这个富家女看上了你们这穷小子。沒有眉目的事熊文灿也不敢这么肯定地上奏。话又说回來。他郑芝龙再富有也是一个海盗。哪里像福建水师是朝廷军队有名份。就像一个出身不正的富家女嫁个穷点的勋贵之后。那也是她高攀。”

天启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來。见天启很高兴袁可立说:“那臣就把需要禀报的事全部说给皇上。皇上看该怎么办尽快决断。虽然不是火烧眉毛那样急但也不要拖。第一件就是给东南水师造大船的事。臣估计着凭现在军费上的花费和现有技术恐怕造不了。臣的意思是可以引进民间资金。但是太祖在时就下过禁海令。其中有‘片板不得下海’的话。后來虽然禁海令有所松动。但嘉靖年间因为倭寇的事又执行得更严。皇上看是否可以取消禁海令。”

天启想了想说:“这事关系重大朕现在不好贸然作出答复。除了倭寇外在海上横行的海盗其实都是大明的百姓。像那个郑芝龙也是原來泉州府库吏之子。这些人成为海盗其原因还是因为禁海令执行出了差错。沒有把正常经商和资匪资敌区分开來。结果使巨商成了巨盗。嘉靖年间的巨盗汪直也是巨商。后來勾结倭寇进犯大明。最厉害时都攻打到南京城下。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