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安内御外(1 / 2)

加入书签

天启的真实想法就是在辽西地区试点退休制度。想以此安抚住喀喇沁人和原來生活在那里的那些军人家属。军人家属和喀喇沁人脾气都不好。但人有了长远的盼头脾气再大也会有所收敛。不像原來看不到好处动不动就拔刀子。天启让温体仁和周延儒回去写个细则。顺便让韩爌等信王回來后告知信王。让政务院拿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來。

见韩爌几人走到门口。天启心中一动。立即叫谈敬把韩爌一个人请回來。说有还有件事要问一下。韩爌回來后问道:“请问皇上还有什么事吗。”

天启说:“昨天军务院把他们的建议呈了上來。谁知道有人说他们说的不全面有隐患。朕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有一说叫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想问问韩大人有关军务方面的事。当然这只是随便一问。既不需要你为自己的话负责任。也不一定就听从你的建议。只是想多一个角度考虑问題。韩大人你看怎么样。”

韩爌说:“臣对军务不是很了解。既然皇上说只不过是随便一说。臣就试试看。”

天启说:“古往今來打仗时以少胜多的例子很多。但是我们的将领在安排人马时总喜欢凭兵力來考虑。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两万人一定能胜过敌人的一万人。朕想问问韩大人有沒有什么好办法准确评估敌我双方的战斗力。让将领在排兵布阵时能够不出现遗漏。”

韩爌想了想说:“应该暂时还沒有。皇上你想啊。假如真有这办法天下的战事就不会出现意外。力量强的一方肯定赢。正如天下沒有从來不打败仗的常胜将军一样。一般來说一个将领十场仗能胜七场就可以称为常胜将军了。真要只赢不输那天下还有谁是敌手。”

天启问:“那你认为假如交战双方同样的人马一方大败。这大败一方主要是败在哪里。”

韩爌想了想说:“同样的人马就算败也不会很惨。出现一方大败应该是士兵的个人战斗力和将领的调遣能力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说一方的士兵多是力弱、呆板、胆怯的疲兵。另一方的士兵是力气、灵活、勇敢都具备的精兵。不要说一对一。就算是三对一甚至五对一都可能大败。将领的调遣必须根据自家特点。在士兵的素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假如一个将领让不会游水的人去打水战。让沒马的步兵去跟骑兵对着冲锋。失败也是不奇怪的。”

天启点头说:“看不出來韩大人对军事方面还有自己的看法。至少比朕要看得明白。你是现在想出來的还是以前就明白。”

韩爌叹了口气说:“臣是有感而发。”

天启奇怪道:“有感什么而发。快说來听听。”

韩爌说:“臣今天听到温体仁和周延儒说话。感觉到这两人都是人才。仔细想了想又惋惜两人都有缺点。就看怎么使用他们了。皇上问打仗的事。臣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他们身上。也就说出个人条件和调遣能力了。”

天启点了点头问:“你认为他们有什么优点缺点。”

韩爌说:“周延儒的优点是脑子灵活。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但他的缺点是胆子小过于谨慎。有几次臣都发现他怕承担责任因此有意躲避。温体仁的优点是能很快领会到别人的话。交代他做事不用说第二次。信王对此非常满意。而且他还是个很清廉的人也不趋炎附势。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到现在都还是家无余财。不过他好像沒有什么自己的主张。总是人云亦云沒有自身风格。”

天启笑道:“看不出來韩大人还有完美心理。这世上哪里來的那么些完人呢。”

韩爌说:“臣在想这两人假如能改掉缺点当可为朝廷栋梁。假如就现在这样最多成个佐吏难以独当一面。否则的话会出岔子。”

天启说:“你开始不是说了吗。在个人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要看用人者的调遣能力。他们有缺点就避开缺点用其优点扬长避短嘛。就像一个人跟人下棋。车、马、炮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棋子都是车但这显然不现实。话又说回來。假如你的棋子都是车谁还跟你玩啊。”

韩爌走后天启把孙承宗的奏折拿过來仔细看了看。然后批示说同意把喀喇沁人迁移到辽西皇庄。到了皇庄里必须交一成租一成税。跟原來居住在那里的人一个待遇。为了避免他们跟原來住在那里的人起冲突。决定在辽西皇庄试点退休金制度。就是只要在辽西各工场矿场做工。愿意交纳一定数量的银钱。老了后可以获得退休金。天启着重说了这是用长远利益牵制住喀喇沁人。让他们不起异心的同时加快与当地人的融合。

说了内部安排后天启又提到外部担忧。这种担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在明军能不能防住來自大凌河北面的进攻。二是能不能前出大凌河在草原上站住脚跟。假如军务院心中沒有底就不要轻率行动。假如有一半把握就要努力加强弥补不足。最好写一份具体规划出來。

孙承宗拿到天启的批示后想了想让人把熊廷弼和高第叫來。等两人來后孙承宗说:“我们昨天的建议有遗漏。沒有想到迁移过去的人跟原來居住在那里的人之间可能出现矛盾。而且可以说一旦出现矛盾那就是大事件。好在皇上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