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论医论国(中)(1 / 2)

加入书签

武之望说用灵石宝玉引导运行,其原理相当于增加能量或者激发通路,其中具体原因常人无法知晓,但天启知道他说得有道理,现在的大明国中,除了天启沒有人知道去年的京里地震和王恭厂的火灾原因,也沒有人比天启更明白那块黄玉的神奇之处,就算天启自己都不能知道那块黄玉最多能够蕴涵多巨大的力量,只知道自己要回到原來的世界必须通过它,

天启见武之望的神色不像是猜测到什么在试探,想了想说道:“宫里有一块黄玉,是世宗皇帝当年修道时戴在头上安神通灵的,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落到民间,前年朕听宫中有这样的传言,当时意外落水也需要这东西静心安神,于是下旨在民间搜寻,后來又偶然间得到这块黄玉,用起來有一定效果但不像传言中那么好,而且对一般人还有不好的影响,加上去年京中地震乾清宫房屋垮塌,黄玉彻底失去了作用,”

天启这些话有些是实话有些是掩饰之语,本來是为了从武之望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同时应付不该他知道的询问,谁知道话一说出來自己先就懵了,正月下旬开始天启的头就有些混乱,开始只是以为沒有休息好多休息下就能挺过去,谁知道后來越來越严重,白天黑夜都恍恍惚惚的一刻钟不到都会做一场梦,脑袋里的信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杂乱,开始一说起两年前的落水事件,他突然想起自己醒來时脑袋里的乱象不就跟现在一样吗,想到这事他不由得啊出声來,

武之望沒有多理会天启的失态,只是轻轻地说道:“皇上这么一说臣也想到了,皇上下旨搜寻黄玉时臣当时正在登莱巡抚任上,沒想到其中经过这么多的曲折,不过既然黄玉还在就有办法,臣想当年黄玉之所以会流落民间,很可能是因为其效力已经逐渐失去,有人找到了给黄玉提升效力的地眼,不过因为不得法放得太久,使黄玉蕴涵了太多的力量才会对一般人产生不好影响,”

听武之望说得合情合理,天启问:“依武大人所见该怎么找到地眼,是不是在地上掘个坑就好,找到后该如何存放又该存放多久呢,”

武之望说:“随便找块地肯定不行,既然已经有人给黄玉在地眼中增加了力量而黄玉又回到了宫中,皇上只需要顺藤摸瓜按图索骥就可以找到地眼,至于说存放搜集灵气的时间不需要太长,七天到九天都可以,其中为难之处在于一是要找到这个地眼,二是要找一个忠心之人去替皇上办这事,”

天启压抑住心中的狂喜说道:“这又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最多就是有安神静心的作用,找个干练之人去办就可,将黄玉进献宫中的人已经不在了,经手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在四川西北部有个叫天师观的地方跟地眼有关,”

武之望点头说:“南朝周兴嗣作《千字文》,其中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等句,就是说黄金都出自云南的金沙江,美玉都出自昆仑山,产金和产玉之地肯定属于宝地,四川西北部多山距离金沙江昆仑山距离也差不多,那里有地眼也能说得通,臣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不能为皇上代劳,否则的话臣可以亲自替皇上去四川跑一趟,也不知道这付身子还能活多久,现在正想着替皇上物色一批有用的人今后听皇上使唤,”

天启说:“武大人把医学院搞得有声有色,很多听你讲学的人都对朕说你精通医理,精通医理之人肯定是长寿之人,再说你善于保养调理,你想生病恐怕也不容易,朕也舍不得你这样的老臣为病折磨,”

见两人说起疾病和医学院内部人物等闲话,杨涟忍不住说道:“武大人好好保养身体是一定的,同时也要多培养些人才,关于黄玉的事皇上如果沒有合适人选,臣这里有个人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天启问:“杨大人准备举荐谁,”

杨涟说:“臣举荐执掌诏狱的锦衣卫指挥使刘侨,臣当年受魏阉排挤被迫回家,后來魏阉更是想斩草除根加害于臣,后來幸得圣恩回到朝中,刘侨就是当时护送臣回京之人,刘侨为人忠义办事干练又年轻力壮,加上他本身是锦衣卫军官旁人不好多打听,找个名目让他去给皇上办事应该沒问題,”

天启点头说:“自从朕不允许锦衣卫乱抓人和诏狱中不许随便拷打人后,听说当年门庭若市的诏狱已经变得门可罗雀了,朕对刘侨的印象也不错,那就让他去吧,”说完让小太监立即去招刘侨前來,

天启吩咐完小太监后转头问杨涟道:“杨大人今天來见朕,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事,”

、杨涟想了想说:“本來臣有一些不明之事,不过开始听皇上和武大人的对话,臣已经有了一些明悟,只是不知道对与不对,”

天启一听大奇,问道:“朕跟武大人论的是医理,杨大人管的都察院属于治理官吏的事务,这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吗,”

武之望哈哈一笑说:“皇上怎么忘了,人们常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可见治病和治国是一个道理,而治吏却是治国中最关键所在,”

天启听了点头说:“武大人说得有道理,那么杨大人你就说说你原來有什么不明白的,后來又明白了什么道理,说不准我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