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官商同源(上)(2 / 2)

加入书签

这里表个态。凡是出了人或者出了钱的地方。今后公路收费时肯定会有利益分成。这种分成是细水长流型的收益。你们要给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多多考虑。你们几位的分工是什么。做得怎么样了。”

刘宗周说:“臣的分工是找到准确衡量一个官员能力的方法。现在还沒有结果。徐大人的分工是针对具体事务定个细则。也许我们两相配合能够搞出一个衡量官员能力的好办法。高大人的分工就是安抚地方官员。对一个官员不能只安抚还需要训责。不然的话闹事不听话的人会越來越多。”

天启摇头说:“一边打骂一边说好话。对小矛盾可以这样解决。因为这就是忍一忍就过去的事。但是如果真如你们分析的那样是因为利益问題。那么安抚加训责这手段就不会有效果。朕的意思是直接面对问題解决问題。不回避也不怕解决不了。如此一來平等对话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是朕的建议。怎么做你们商议着來。”

信王等听了天启的话后大家商议了一阵。决定先行文对闹情绪的各县表明态度。就说让那些举人以从七品官职配合大铁公司。是因为大铁公司是皇帝亲自主持來各地修路的。因为情况特殊所以定的品级稍高但并不是对县里各佐官有歧视。如果还有人有意见就由都察院派人去各地询问情况。不安抚也不训责只是平等对话以理服人。

大家的想法是既然各县都是把利益要求藏在公平要求的下面。那么在知道朝廷会考虑从税收中给他们拨一些出來后。肯定就不会再有意见。谁知道万事都有意外。在南直隶一个县里。还真有一个县丞知道朝廷准备派员來以理服人后。要跟朝廷的派员理论一下。高攀龙听了很是诧异。在信王和刘宗周等人的劝说下决定亲自去跟这个不知进退的人好好谈谈。

九月底。高攀龙带人來到南直隶见到了这个县丞。这个县丞也姓高。由于跟人不好相处人们都不喜欢他。高县丞本來也是举人出身。在考了四次都沒考中进士后就认命了到吏部报道请安排工作。当时的吏部官员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很是赞许。恰好南直隶一个小县缺个典史于是就安排了他去。此人上任后兢兢业业做事。虽说嘴巴臭脾气倔但工作无可挑剔。干了十几年后升为县丞。

高攀龙一见此人的样子就知道事情不好办。大眼眶瘦脸庞双眼炯炯有神。帽子边露出的头发微微有些花白。一看就知道是个无欲则刚的主。來之前就从卷宗里仔细看过他的资料。一个考了好多次都考不中的老举人。一个快六十岁将要回家的老县丞。知道现在的年轻举人不经考试就突然窜到自己前面沒有意见才怪。估计他也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一口气。这种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威逼利诱都不顶用最是难办。

高攀龙和气地问了他几句话。意思是朝廷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情况。能不能就此算了大家方便。只要高县丞顺着说几句场面话也就沒事了。谁知道高县丞不想就此罢休。不过他也给了自己的本家几分面子沒说什么尖酸刻薄的话。他只是问了高攀龙几句:“高大人。既然朝廷要以理服人平等对话。那肯定是皇上想知道实情听到真话。下官就想问两句话。一是为什么要用年龄來限制官位品级。二是为什么要有两成的利润封顶限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