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预测大地震(2 / 2)

加入书签

言极是。我等日夜练兵。待时而动。似是时机未至。还须韬光养晦。并非急在一朝一夕。”

刘琦点点头。见蒋琬避而不谈梦境之事。也不强求。转向陈文。淡然道:“诸位爱将各抒己见。目的只有一个。我等早晚必兴王者之师。必行王者之事。造福百姓乃我与众将之命。称王之事暂且不议。至于梦中惨象。就事论事。梦主吉凶。文兄有何高见。”

刘琦指名道姓。对智比诸葛的陈文还是礼遇有加。却见陈文捊了捊已有寸余长的胡须。稍作沉思。开口道:“公子之梦。吉凶参半。吉于公子。凶于黎民。”

陈文言出。众人俱显惊讶之色。这吉凶之事。怎的又和公子、黎民百姓牵搭上了呢。

刘琦定睛陈文。哦了一声。知陈文必有说法。道:“文兄。说说看。”

陈文道:“公子之梦。境象固然凄惨。却是天翻地覆。改朝换代之征兆。此梦缘自公子。是为吉。”

沉默许久未出声的邓芝。突然站立起來。朝刘琦一揖礼。神色极为的恭敬。道:“此梦大吉。恭喜公子。”

邓芝的话虽不多。却已挑得很明。汉代改朝换代之事必将出自公子刘琦。是为提前恭祝。这便是邓芝的先见之明。

刘琦淡然一笑。挥手邓芝落坐。又道:“文兄。凶之何來。”

陈文面有忧色。声音有些颤抖。郑重道:“梦境天翻地覆。若梦成真。必为华夏地震。又有无数黎民苍生遭罪。是为凶也。”

蒋琬极为欣赏地望眼陈文。插言道:“三弟所言极是。五月间。民间便有传闻。新野之北。万只蟾蜍结群迁徙。成群大雁自北向南。还有天坑自成、河水泛滥。似是地震前兆。看來公子所梦。当是老天托梦于公子。让我等早作防备。”

邓芝接话道:“蒋司马所言非虚。众所周知。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二月癸卯。地震。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六月。地震。又六年十月辛丑。地震。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辛未。地震。几乎每隔三两年便有地震。公子之梦。八成是又要地震了。新野之外。万千黎民饥不裹腹。又将要遭此大劫。定是天地阴阳失调。呼唤强人复出。方能镇住山河不变色。百姓不受难。”

陈武道:“荒年地震乃天灾。饥不裹腹乃人祸。邓将军所言强人复出。强者何人。必是强军统帅公子是也。”

文岱进言:“公子趁地震前造势举事。振臂一呼。聚八方义士兵逼洛阳。定能一举扭转乾坤。”

蒋琬有点心急。与少年文岱争辩:“岱将军欲助公子建功名之心难能可贵。实是少年可畏。只是。新野练兵。聚八方义士以举事之意图时机未至。不可过早暴露。”

文岱见蒋琬力主缓图举事。敬于蒋琬是公子刘琦的结义大哥。不便过多言语。也就默不作声了。心中却是觉得公子刘琦错过拉旗举事之机实在太可惜了。

蒋琬见刘琦沒有出声。面朝刘琦道:“依愚兄之见。岱将军所言造势倒是可用。趁地震來临之前。可广告新野及周边县国黎民百姓作好防震准备。别的县国作不作防震我们一时还管不了。但新野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赵云敬佩地望眼蒋琬。道:“我也与蒋司马有同感。公子之梦。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为尽量减少地震给百姓带來的灾难。应提前预防。”

县府议事大厅。蒋琬、陈文、赵云等诸将你一言。我一语。尽管地震还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发生。最终在县令刘琦倾向于近期必发生大地震的言论导向下。各位将领还是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基于近年來地震频发。趁新野还处于一时安定的环境下。作好预防地震的各项准备工作。

既然预测到了还有个把月。初平二年六月的华夏大地必将发生大地震。刘琦便不能再官僚地坐视不管。地震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一瞬间天崩地裂。摧毁数以千万计的村庄与良田。无数活生生的生命在倾刻间消逝。那不是刘琦愿意看到的结果。

说做就做。刘琦发布了一道紧急命令。新野全境实施震前自查危房隐患。由官方出资指导培训防震避震知识。要求老百姓在实际所居住的环境里模拟八级地震來临时如何自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