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800年前的太阳(1 / 2)

加入书签

鹅城三大土豪的庄院设计风格雷同。在布局上分外院、内院。内外两院有深沟隔断。均分东南西北四座吊桥。整个庄院除了显大而阔气外。由于被大雪覆盖倒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鹅城最后一个受招安的大土豪李大的引导下。刘琦与陈文、陈武、邓芝等人带着随从护卫进入李大的庄院。李大的千余护院庄丁已卸甲列队接受整编。

來到内院会客厅。李大与刘琦等人分宾客落坐。沒有更多的寒暄。直面李大招安事宜。

刘琦直截了当:“李公是明白人。客套话就不讲了。”

李大一脸恭敬:“那是。那是。还请公子明言。”

刘琦道:“本县奉家父荆州刺史之命剿匪平乱。上任伊始。不忍百姓饥寒。不堪兵匪祸乱。故率官兵剿匪。幸蒙李公、张公大义献诚。新野方平。张公已从本县。谋师爷职。张公的府邸除却借了悉数庄丁充军剿匪。开了粮仓济民。其他府内不动分毫。不知李公作何感想。”

李大拱手揖礼:“公子仁德威武。李某不才。愿效张公投诚。在县府谋个一官半职。为新野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刘琦道:“素闻李公仁慈。一见如故。李公虽田多地大。却未曾盘剥。且常有救济之善事。真是善莫大焉。本县欲封你为县令从事。辖民政一事。不知李公意下如何。”

“谢公子提携。在下愿为民作些善事。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李大一听。面露喜色。公子刘琦任人唯贤。果然是常行善事必有好报。这今后作了新野的民政官员。世代都有光啊。

刘琦道:“李公不必言谢。本县还有诸多事务。闲叙到此。三日后。还请张公一起來县府述职。”

李大道:“承蒙公子抬爱。李某定当帐前听命。”李大挺起胸膛。响亮应答。

刘琦在李大的内院里小叙了片刻。与李大并肩走至外院。将卸甲列队的千余庄丁整编充军。除了接收庄丁、后器、马匹、粮食等军用物资外。庄院仍归李大所有。

……

刘琦将张二麻子、李大两大土豪兵不血刃成功招安。余下的一些小土豪自然是望风而降。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刘琦便将鹅城所有的大小土豪招安了。土豪的护院庄丁悉数被官兵收编。所有土豪的庄院除了保留几名看门的必备庄丁外。不允保留一兵一卒。土豪再无拥兵造反的能力。

至此。刘琦接受了邓芝雪夜攻城的建议。经过一夜苦战。在付出了牺牲近百名忠勇的亲兵精锐的代价后。一举将鹅城的土豪全部打倒。将所有的庄丁整编。牢牢地控制了新野。

雪夜攻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刘琦的兵力暴增。三大土豪的护院庄丁三千三百多人。其他大大小小的土豪家的护院庄丁也有两千五百人。加之剩余的二百亲兵。刘琦的可用兵力达到六千余人。若算上一千猴子兵的话。那就有七千官兵了。

率三百亲兵雪夜攻鹅城。冒着全军覆沒的危险。刘琦打胜了。一下子拥了七千官兵与猴兵。简直不可思议。确实印证了巨大的风险伴随巨大的收益这句话。难怪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铤而走险。果真是富贵险中求了。

六千官兵。一千猴子兵。养这么大的军队。官兵吃穿及军饷用度可不得了。幸好土豪的仓库禀实。家财富足。还能支持大半年的。过这个冬沒问題。刘琦想着开春了便将土豪的土地分给农民。在官府引导下耕种自给自足。便能保证新野的安定繁荣了。

不过。刘琦通过历史知识知道。过不多久。或许几个月、或许大半年。最晚不会超过明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孙坚便会在袁绍的派遣下大举出兵攻打荆州。那时便是刘琦的用武之地了。

俗话说。趁热打铁。刘琦想趁打倒鹅城土豪威望正盛之时。再征些兵源。力争在孙坚攻荆州前拥兵过万。那时便有征战北方。与曹操、刘备、孙权抗衡的资本了。

刘琦将近日欲征四千官兵至拥兵过万的想法说与陈文、邓芝等人征询意见。却瞒了未來东汉可能出现的三大政治、军事的巨头曹操、刘备与孙权的事。

为何要隐瞒。说出三国的曹、刘、孙來也沒人能懂。穿越的刘琦自是知道三国鼎立。但陈文、陈武、邓芝这些人却不知道的。因为此时是公元191年。离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还有将近18年。

“拥兵过万。公子刘琦胆色果然非凡。野心不小啊。”邓芝听了刘琦征兵的想法。心中一惊。小小的新野城拥兵过万。公子刘琦想干什么呢。这擅自扩兵之事。若被朝廷得知。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呀。

邓芝觉得刘琦过于激进。恐引起杀身之祸。反而对刘琦的发展不利。劝谏道:“公子。新野方定。正是安民息事之际。此时征兵不妥。一來恐引起城民反感。二來朝廷看管得紧。易引起流言。我看开春后可安顿百姓恢复耕种劳作。再思征兵之事也不迟。”

陈武对邓芝的说法不以为然。嚷上了:“邓将军何故如此胆小怕事。如今的朝廷还是朝廷吗。民不聊生。饿孚遍地。有兵才有实力。若是兵多将广。竹杆上那豚首何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