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农民问题(1 / 2)
黄舞蝶眨了眨美丽的睫毛。不解问道:“公子。免费的午餐。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刘琦一怔。糟了。有点得意忘形了。这穿越前的现代哲学词汇。人家古代的女子怎能听懂。只好糊弄下了:“咳咳。天下沒有免费的午餐。意思嘛。就是世上哪有看病不要钱、做衣服不收银子的好事。百姓不信啊。若师妹与环儿适当收点银子。困难户适当减点。反而就有人來做衣看病了。”
“真的么。”黄舞蝶有点不相信刘琦的话。难道新野的城民会傻到免费的不做衣服不看病。反倒乐意掏钱了。
“当然真的了。呆会撤了这免费公告。按我说的贴过一份收费公告。保准三日后。不敢说门庭若市。倒是比现在这门可罗雀的强。”
“好吧。就听公子的。”黄舞蝶仍就半信半疑。使唤环儿去叫文岱重新写过告示。静坐成衣铺守候饥寒交迫的城民來做御寒冬衣。
果不其然。又三日后。如刘琦所料。风舞蝶飞成衣铺前陆续有老百姓前來成衣铺做寒衣。也有向华佗弟子环儿求医问药的。由于价格公道。家庭困难之人还有减免或可赊欠。这收费的成衣铺子和诊所反倒比起免费的來要热闹多了。
黄舞蝶和环儿两姐妹有自己的事做。加之两姐妹同居一室。刘琦也就懒得想些男女之事。思量着待年后收拾了鹅城的土豪列强后再将新野的旧县衙规划下。给黄舞蝶和环儿两个女孩家点官府名份。将两个女子分居刘琦卧室两旁。以后就有的是宠幸黄小姐与环儿的机会了。
由于县城里实施了一系列救济活动。老百姓也渐渐感知了新任的新野县令爱民护民的举措。本已萧条不堪的县城稍显一些生机。过年的气氛虽说不浓。但城里几个集市陆续恢复了商贸。冻不着饿不着的城民自然脸上有了笑脸。善良厚道的百姓奔走相告。都道新野城來了位为民作主的好县令。许多城外流离失所的庶民拖儿带女的涌入新野县城。
陈文去了鹅城有些日子。一直沒回。刘琦有些担心。无奈县城事务繁多。分不开身去鹅城探察。奇怪的是鹅城一直未有土豪前來拜访新的县令刘琦。也沒有接到鹅城的土豪邀请新县令刘琦去鹅城作座上宾。看來鹅城的土豪恶霸据城为王。根本就不鸟刘琦这个县令。还或是给刘琦下马威。留个破败的县城让刘琦这个县令头疼去呢。
对于抓获的近百名黑山乱匪。经文岱的洗脑。也不审不杀了。全部招安。并留在县衙府中秘密训练。
文岱将亲兵安插进训练的黑山乱匪中当都伯、队长。并从乱匪中选调几名素质较好的当副都伯、副队长为副手。不出一月。基本掌控了这支百名乱匪组成的杂牌军。由此刘琦的可用兵力达到三百。
天气渐寒。刘琦高坐县衙公堂。文岱愁眉苦脸來报:“公子。城中百姓比刚來时多出两倍。军粮赈民。已用近半。再这样下去。恐怕熬不到來春。三百兵就要断粮了。是不是停了发放救济粮。”
刘琦连连摆手:“岱将军不可。从今日起。县府用度减半。救济民众不减。不管百姓饥寒。要我们这些官府有何用。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坚持到來年春与鹅城开战。到时收复鹅城。恢复农耕。百姓安居乐业了。新野一定能繁荣起來。”
“是。”文岱吐了下舌头。刘琦给了一个难以完成的艰巨的任务给文岱。
公子刘琦仁义忠厚、爱民如子不亚于其父刘表。文岱只得思量如何筹措军粮和节约用度了。这也算是巧男难为无米之炊了。
在其位。谋其政。关于粮食不够的问題。一个念头闪过文岱的脑海。随即拱手作揖:“公子。我倒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琦见文岱面露喜色。估摸文岱有了主意。便道:“岱将军但讲无妨。”
文岱道:“我欲即日前往宛城拜见父亲。顺道筹些军粮。只是。不知公子为何居新野好些时日。却未提及我父亲。岱实是无奈。才出此策。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宛城。乃南阳郡治所。离新野不足二百里。也就几天的车马行程。
南阳郡守正是文岱的父亲中郎将文聘。刘琦初來新野时。并沒忘记这茬。文聘是刘琦剿匪坐实新野的一步暗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此时因一点军粮就求助文聘将军实在是会让人小看了。
文岱自然不知刘琦的用意。刘琦却道:“时值袁绍起兵。曹操动武。乃父文聘大将率兵守境。军粮也需要得紧。我们不可因一时之困难而给文将军添麻烦。相信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就一个冬天而矣。挨挨就过去了。待新野平定后。我自会带汝同去拜访文将军。”
“是。谨听公子吩咐。”文岱心中凉了一截。向父亲借粮之事的念想被公子否掉了。那就只有另想办法了。能不能挨过这个冬天难说啊。也只有等陈文來了再商量下军粮不够的问題了。
文岱正想到陈文。却见陈文与陈春、陈夏两卫将风尘仆仆的迈步县衙大堂。连声叫着公子。拱手揖礼。大家见陈文到來便问长问短。鹅城的故事自然成为在座各位兄弟最关心的话題。
与陈文见过礼后。刘琦待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