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世界各国现状(4 / 10)
著名的是真腊。扶南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据中国史籍记载在扶南于公元1世纪建国后,混氏王朝于公元1世纪末叶入主扶南国之前的一段时期,扶南国是有处于母系社会末期的早期王朝进行统治的,由于记载不甚详细,早期王朝的统治者(即女王)的姓名大多未流传下来,遍览中国古籍,只有一个有姓名的女王,即女王柳叶(晋书作叶柳),统治时期大约在混氏王填(晋书作溃)到达扶南国前的一段时期。
三国时期的扶南处于范氏王朝(3世纪初叶~4世纪中叶)统治时期
三国时,扶南范氏王朝国王,范旃派遣使者至东吴访问,东吴皇帝(王)也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使回访扶南国,两人到达扶南,并记录下各种见闻。 晋书记载:“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在海大湾中,其境广袤三千里,有城邑宫室。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性质直,不为寇盗,以耕种为务,一岁种,三岁获。又好雕文刻镂,食器多以银为之,贡赋以金银珠香。亦有书记府库,文字有类于胡。丧葬婚姻略同林邑。 其王本是女子,字叶柳。时有外国人混溃者,先事神,梦神赐之弓,又教载舶入海。混溃旦诣神祠,得弓,遂随贾人泛海至扶南外邑。叶柳率众御之,混溃举弓,叶柳惧,遂降之。于是混溃纳以为妻,而据其国。后胤衰微,子孙不绍,其将范寻复世王扶南矣。 武帝泰始初,遣使贡献。太康中,又频来。穆帝升平初,复有竺旃檀称王,遣使贡驯象。帝以殊方异兽,恐为人患,诏还之。”
缅甸——骠国毗湿奴时期
在公元1世纪至10世纪之间,今缅甸境内产生过许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由缅语族部落建立的骠国。魏晋时的《西南异方志》、《南中八郡志》等书首载其名,魏、晋人的著作称骠国“位于永昌西南三千里,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同名异译还有剽、僄、缥、漂越等。其都卑谬(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下游卑蔑附近)梵名rī-ksetra,故《大唐西域记》也称之为室利差罗。另外,《新唐书》还记有朱波、突罗朱、徒里掘等异称。
据缅甸考古学家的研究,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5世纪),骠国以毗湿奴城(今缅甸马圭县东敦枝镇西约20公里处)为中心,称为毗湿奴时期;后期(公元6—9世纪),骠国以室利差旦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为其国都,称为室利差旦罗时期。作为联系前后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则是汗林(今实阶省瑞波县委勒镇区)时期。据陈序经先生考证,至晚在公元4世纪时,中国人已知道骠国的存在,骠国的香料通过永昌郡输入中国。
802年 (中国唐贞元十八年)骠王派王子舒难陀率“骠国乐团”访问中国,并在长安宫廷中演出,曾轰动一时。中国诗人白居易等为此作了《骠国乐》。德宗皇帝致信骠王给予赞扬 ,赐“检校太常卿”的官衔。832 年(唐大和六年)骠国都城被南诏攻陷,骠国遂亡。骠人逃往浦甘,渐同化于缅人。
尼泊尔——基拉特王朝
作为一个拥有近3000年历史的古老王国,尼泊尔先后经历了基拉特王朝(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李查维王朝(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玛拉王朝(公元13世纪到1769年)和沙阿王朝(1769年到现在)四个较大王朝的统治。
基拉特(Kirat)王朝是尼泊尔,或者说加德满都山谷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基拉特王朝建于公元前八百年左右。有些历史学家说,甚至连基拉特人也不是加德满都山谷的原住民,他们也是外来的入寝者。基拉特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是雅拉姆巴(Yalambar),现在流传着几个关于他的传说。据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弓箭手和勇士,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Mahabharat)之战。山谷的第二大城市巴丹(Patan)源于当地的名字雅拉(Yala)就是来自于这个著名的国王雅拉姆巴(Yalambar)。
基拉特王朝的共计三十二位国王统治了山谷九百年左右,在第七世基拉特国王统治期间,佛陀到过加德满都,佛陀在加德满都时所住的寺庙就在索杨布(Swayambhu)大佛塔附近。大概两百年以后,在基拉特国王第十四世统治期间,阿育王(Ashoka)来到山谷,在这里传播佛法,阿育王的女儿泽茹玛迪(Charumati)同当地的一位青年结婚,并在加德满都度过余生。在加德满都和巴丹市,仍然有许多由阿育王建造的或因阿育王而建造的纪念物。
在基拉特国王第三十一世统治期间,曾在印度北方邦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成群结队地逃到加德满都山谷,他们从印度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们在山谷寻求避难的几十年间,使他们有能力推翻山谷的统治王朝,从而建立一代新王朝—利查威(Lichchh**i)王朝。在此朝代期间,赤尊公主(Bhrikuti)同西藏国王松赞干布结婚。著名的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Arniko)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