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战争中的黄金定律(3 / 3)

加入书签

一样好。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运气,而是这位率领一支现代大军的统帅,在进行战争的运筹帷幄中,有意无意地涉及了0.618,也就是说,他多多少少托了黄金分割律的福。

此外,现代战争中,许多国家的军队在实施具体的进攻任务时,往往是分梯队进行的,第一梯队的兵力约占总兵力的2/3,第二梯队约占1/3。在第一梯队中,主攻方向所投入的兵力通常为第一梯队总兵力的2/3,助攻方向则为1/3。防御战斗中,第一道防线的兵力通常为总数的2/3,第二道防线的兵力兵器通常为总数的1/3。

三、0.618影响战争结局

0.618不仅在武器和一时一地的战场布阵上体现出来,而且在区域广阔、时间跨度长的宏观的战争中,也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代枭雄的的拿破仑大帝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命运会与0.618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12年6月,正是莫斯科一年中气候最为凉爽宜人的夏季,在未能消灭俄军有生力量的博罗金诺战役后,拿破仑于此时率领着他的大军进入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可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他并未意识到,天才和运气此时也正从他身上一点点地消失,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正在同时到来。后来,法军便在大雪纷扬、寒风呼啸中灰溜溜地撤离了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盛极而衰,从时间轴上看,法兰西皇帝透过熊熊烈焰俯瞰莫斯科城时,脚下正好就踩着黄金分割线。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针对苏联启动了的“巴巴罗萨”计划,实行闪电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了的苏联广袤的领土,并继续向该国的纵深推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巴巴罗萨”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入守势,再也没能力对苏军发起一次可以称之为战役行动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月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在艺术家的眼里,黄金分割律是一条“美”的定律。但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黄金分割律有时却显示着它巨大而神秘的力量。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巧合还是规律?这一点还有待专家仔细研究。

翻开战史,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多次战争里,攻击方选择的主要攻击点大多在整个战线的黄金分割点上。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与波斯帝国的大流士的阿贝拉之战,亚历山大把他的攻击点,选在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和中央结合部,这个部位恰好是整个战线的“黄金点”。

另外,在兵力构成和战斗队形的排列上,黄金分割律又一次为战争之神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曾经称雄欧洲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改革军队的方法是,在原来中队的216名长矛兵和198名滑膛枪兵之外,增加96名滑膛枪兵,这一改变顿时突出了火器的作用,使瑞典军队成为当时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198+96名滑膛枪兵与216名长矛兵之比不又是一次神奇的黄金分割吗?

还不止这些,1812年6月,拿破仑进攻俄国,9月攻入莫斯科,但一个月后,法军便在大雪纷飞中撤离了莫斯科。从时间轴上看,黄金分割律无情地嘲弄了那位骄狂的法兰西皇帝。无独有偶,战史学家们整理1942年6月开始的苏联卫国战争的那段历史时惊奇地发现,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早不晚,正好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转衰的26个月时间轴上的“黄金点”。

更为有趣的是,海湾战争中,美军在发动地面战之前摧毁了伊军4280辆坦克中的38%,2280辆装甲车中的32%,3100门火炮中的47%,这时伊军实力已经下降至60%左右。这正是军队丧失战斗力的临界点。黄金分割律的神秘之光再次闪烁战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