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4 / 5)
“四州粮商感于安王之德,随后捐银一百一十二万三千两,赠予郓州以重修大堤。”
“正因为如此,此次安王治灾郓州,不仅没有耗费国库一枚铜板,反而有十三万一千五百三十一两银子的结余。”
“安王以为,如此仁义之商,不可不褒奖,故请奏朝廷,赐予四州九十三粮商每家一个科考名额。”
元熙帝毫不犹豫道:“这件事情朕做主,准了。”
按大扬律,凡经商者,本人及其子孙三代不得科举。
内阁首相等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四州粮商一开始争先恐后运送粮食去郓州的真正目的?
可是到了安王口中,却成了四州粮商积极协助朝廷赈灾——
商人重利,他们虽然厌恶,但是商人不偷不抢,至少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强。
如此一来,那些商人虽然没赚到钱,却赚到了名,他们哪里还敢抱怨他们被安王摆了一道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有了那块安王亲书的匾额,他们在本地的名望肯定能上升一大截——至少某些喜欢去商人家打秋风的小官小吏肯定是不敢再去了。
安王给了他们脸面,他们自然也要把这份脸面捧实了,于是他们一口气捐了一百多万两给朝廷。
而朝廷和安王付出的却仅仅只是一副字和几十个科举名额。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卖官鬻爵的嫌疑——
但是安王承诺的仅仅只是几十个科举名额而已,连秀才身份都不是,所以这算哪门子的卖官鬻爵。
如此可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这位安王办差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只可惜了,安王的身子骨太差了。
所以他们也没有多想,当即笑着说道:“安王大才。”
“我这般年纪的时候,还在书院里读书呢,安王却已经能够为皇上为朝廷分忧了。”
……
听到他们夸赞敖锐泽的话,元熙帝也不禁与有荣焉。
但他的高兴之处可远不止这些:“不仅如此,安王的身体也大好了。”
听见这话,不少重臣的眉头都动了一下,但是他们面上并不显就是了:“恭喜陛下,贺喜安王。”
“哈哈哈哈。”
元熙帝高兴不已。
毕竟安王之所以从小就身体不好,甚至还被太医断言活不过二十五岁,都是因为受到了他的牵连。
现在安王大好了,他能不高兴吗?
“郁赞,拟旨,宣安王归京——”
一旁的太监总管郁赞当即躬身回道:“是。”
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元熙帝转头看向了一旁同样红光满面的大皇子:“老大,到时候你亲自率领一众皇子公主去城外迎接安王。”
大皇子:“是。”
说完,他忍不住给了身后的四皇子一个嘲讽的眼神。
看见这一幕,四皇子忍不住握紧了衣袖中的拳头。
原本他还想着,虽然这一次他没能除掉大皇子,但是如果能除掉安王的话,也不错。
毕竟因为安王身体不好,所以三个皇子之中,元熙帝本来就最疼爱安王。
因为这,贤妃和大皇子也沾到了不少光。
没了安王,大皇子在元熙帝那里的分量至少要打上个八折。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安王不仅逃过了那一劫,还将这件差事办得这么漂亮。
也正因为如此,刚一回到王府,大皇子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锐泽这一次,可是给我大大的长脸了。”
他看向左右的谋士:“你们是没有看见老四当时的脸色有多难看。”
听见这话,在场绝大多数谋士都跟着笑了起来。
但却有两人反而皱起了眉头。
注意到他们的神情,大皇子当下问道:“陈先生,李先生,你们这是怎么了?”
那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站了出来:“殿下,安王爷身体大好了本来是一件喜事,只是……”
“陛下本就偏宠安王爷,若是安王爷也起了……这个心思?”
听见这话,大皇子脸上的笑意瞬间就淡了下来。
连带着其他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大皇子府的管家急匆匆推门走了进来,附在大皇子耳边低声说道:“殿下,郓州那边传来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