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三章 庶子卑微(1 / 2)

加入书签

八月初,袁绍进入司空府邸不满月,家里却迎来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一个姓华的神医来给现在的父亲看看过病,没过十天,袁绍现在的母亲刘氏已经有喜。

正当袁成准备让一家人一起来庆祝的时候,天家(皇帝)身边的宦官单超来到祖父府上下圣旨,让父亲袁成去荆州担任太守。

袁成此时只不过是皇宫的中郎将,只会带兵打仗而已,让他去管地方的事情,实在是有些为难,为此不得不请教父亲。

“父亲,孩儿有事不明白,为什么天家指明让孩儿去荆州?”

袁汤在圣旨下来之前,也对这件事不了解,此时也是非常惊讶,再联想到连续十余个娃娃当一国之君,不由得想起了大汉江山的始末。

自汉高祖那时起,吕后掌握了朝中大权后,外戚一直都是朝廷的最大内患,后来还被外戚王莽篡过位,直到当朝仍旧不能改变这个局面,这个大汉朝所有的子民差不多都有怕老婆的风气。

而在和帝那时起,君主身边开始演化出一支可以跟外戚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宦官势力,如果做臣子的士大夫与其他武将们不小心,很容易遭到灭门的危险,于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文开,你也不小了,离开皇城也是一件好事,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你就放开手去吧。”

“父亲,孩儿实在是不明白,不知道是天家的意思还是太后的意思?”

“应该是天家的意思,天家如今已经长大,身边也有不少人帮着他,估计是天家得知太后找过为父私下商量过朝中的一些事,所以要把你换成他们自己的心腹吧,看来又要有变数了。”

“那孩儿该怎么办?”

“领旨而去吧,天家目的就是要约束一下梁氏等人,与我们袁家无关,年初的天灾倒是让我们袁家在荆州获得黎民百姓的爱戴,为父对这事没有什么顾虑。”

袁成听到这里,于是就开始准备好细软,这次他不带家眷去,希望可以早些回家。

八月初六,正是一个黄道吉日,袁成很早就带着随从一起离开皇城,袁绍看着父亲离去,不由得大哭了起来,刘氏也依依不舍的给夫君道别。

“你们母子俩回去吧,我很快就回来。”袁成虽然心里矛盾重重,不过却装出一副不在话的样子,在院门外向家人道别。

到了傍晚,噩耗传到袁汤那里,袁成以及数十位随从被蒙面人伏击,无一人幸免,尸首已经运回府邸外。

袁汤在家里刚吃完饭,醉意未消,此时已经冒出了冷汗,顾不上穿木屐就奔出门外,看到身上插满箭的袁成,嗷嗷大哭了起来。

闻讯赶来的刘夫人在丈夫的尸首旁边就晕了过去,袁绍也从孙四娘的怀抱中挣脱下来,扑到了父亲的身边。

袁汤最膝下有四个儿子,最疼爱袁成,而且袁成也比较知书达理,他实在是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要不是幼子袁隗以及几位兄长拉开他,不知道他会伤心成什么样。

而袁绍这下又一次受到了失去亲人呵护的痛苦,疼他的父亲就这样走了,母亲刘氏对他不好,他不知道日后跟着谁。

在祖父的主持下,袁绍继承了父亲的族嗣,也成为了这个小家的一家之主,这下让刘氏对他更加的怨恨。

由于刘氏怀胎,加上她不想看到袁绍,所以一直没有跟袁绍一起吃过饭,家里的开销本也由她代管,这下可好,刘氏借口袁绍年纪小为由,经常恶意克扣袁绍与孙四娘她们的五铢钱。

不过从来都是受惯了穷苦日子的袁绍与孙四娘她们都是没有什么异议。

有一天,袁绍跟着孙四娘的孩子玲儿在院子里追逐,不小心撞到了两个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袁绍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是谁,并且跟他们道歉。

这两个孩子却骂了袁绍,“野娃子,找死啊?”

袁绍的个子比他们小一个个头,但是听到对方这样骂自己,心中的怒火被激起,顿时冲过去推倒了一个孩子,另外一个人见状,跟着袁绍厮打了起来。

袁绍这个家伙非常聪明,直接就是往对方鼻子上打了一拳,等到那个孩子双手捂着鼻子的时候,又是踹了对方小鸟一脚,这个孩子直接倒地打滚,哇哇大哭了起来。

刚才先被推倒的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推倒了在旁边吓坏了的玲儿,然后扭头就跑。

看见玲儿大哭,袁绍猛着去追那个孩子,不过那个孩子跑得太快,不见了踪影。

袁绍想带着玲儿去孙四娘那里告状,但是四娘不在,没有想到那两个还在又带了七八个大一些的孩子来到门口,“野娃子,出来受死!”

袁绍看见刚才吃了亏的孩子现在在门口叫嚣,也是跑到厨房拿了一把柴刀,冲了出去,那几个孩子可能是没有吃过亏,此时不知道跑,反而要过来教训袁绍。

袁绍闭着眼睛乱舞着柴刀,砍伤了一个孩子的手臂,大伙儿见状,立即树倒猢狲散般地跑了,发现自己闯了祸的袁绍只好带着玲儿一起钻进了厨房里的大灶里面。

不一会儿,袁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