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初次交锋(1 / 3)
罗海宇忙完了开工的事,回到了东升公司。
苹姐拿岀了一个b地项目部组成人员名单。
他很意外地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杨广进。
他以为是重名,就说了句:“想不到这个杨广进,跟我们公司的杨广进是一个名字。”
苹姐勉强笑了笑:“这个杨广进就是西太平洋公司的杨广进。我考虑到他工作经验丰富,就让他担任项目部的指挥长。”
罗海宇非常惊讶,她为什么这样安排?杨广进是什么样的人,她难道不知?
从她闪烁不定的眼神中,他看出了答案:她跟杨广进仍保持着关系。
是的,她跟杨广进一直有来往。
多年的感情怎么可能说丢就丢了。
杨广进在她心里还是有份量的。
当年如果不是他挺身而出,说不定她现在还流落街头,惶惶不可终日。
他年纪比她大了二十多岁,且有家庭有儿女,当初,她的确很不舒服。
爬在她身上时有种恶心的感觉。
随着来往的增多,经济条件的改善,她的的确确感到了杨广进的好。
好能让人心生感动,慢慢适应,慢慢接受,慢慢习惯成自然。
日久生情。
苹姐的感情自然会加深。
不是说特别地爱他,而且习惯了他的存在,一旦失去心里会很失落,会觉得人生很失败。
当然,她十分清楚,二人最终不会走到一起。
他有老的那一天,他现在就有点老了。
而苹姐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容颜会慢慢退去。
在退去之前,她不可能孤孤单单,孤老一生。
她需要家庭,需要儿女。
罗海宇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有家庭感,有责任心,温柔体贴,讲道理,有修养,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很好,能跟这样的人做夫妻,生活会很愉快,很幸福。
她深知罗海宇很喜欢她。
爱不爱不能确定,但喜欢真实无疑。
问题是,二人能真正走到一起吗?
婚姻不是相亲相爱那么简单。
她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家庭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地位以及公众的评价等等,这些都会成为组成家庭的决定因素。
有时爱和感情反而次要,或无关紧要。
不是吗?
生活中不是有很多爱得死去活来,最终没能走到一起,选择了分手。
有的选择了惨烈的方式,殉情自杀。
这样的活生生事例很多很多。
她能不能跟罗海宇走到一起,也有很多关要闯。
世俗观、公众观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自己这一关能不能过就很成问题。
与罗海宇这么优秀的男人结合,她心里会有阴影,会有强烈的不安和愧疚,这种愧疚会拌随一辈子。
一辈子啊。
自己受不受得了只有天晓得。
再说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家伙。
是,她现在漂亮,在没得到她之前,她很美,每个地方都美,一定会想看看她脸上的酒窝到底有多深。
一旦脱光衣服,一丝不挂,真实地呈现在他面前,他一定会血脉贲张,热血沸腾,兴奋地唱歌跳舞。
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无数次呢?
还会不会唱歌,唱春江水之类山歌?
小时候,镇上要放一部三打白骨精电影,轰动全乡,她和同伴走了十多公里山路,一点也不觉疲惫。
看过后,大家都说好看,以后还想看,都兴奋不已。
后来电影在各村来回播放,大家又兴奋地看了一回。
慢慢地,说好看的不去了,都说不好看,都在家里睡觉。
每个人都有审美疲劳。
美人天天看就不是美人,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俗人,一样大口吃肉,大口吃饭,一样拉屎撒尿。
出门化妆,要化四五个小时,恨不得立马上前卡住她的脖子。
这时候,她还美吗?
罗海宇还会爱她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引诱,没几个男人能经得起引诱。
相反,跟杨广进在一起,她心里就很踏实。
无论她如何变化,如何衰老,在杨广进眼里始终是小妹,亲爱的小妹妹。
因为杨广进也在衰老,他们的年龄差距存在,他眼中的美就会一直存在。
当然,二人最终会有分手的一天。
她会找一个比罗海宇差的男人。
这样的男人会把她当成宝,当成皇帝和上帝。
让她享受皇上一般的快活。
但分手不是现在。
她现在很缺爱,这个爱罗海宇给不了,但杨广进
↑返回顶部↑